1.推断题- (共2题)
1.
PBS是一种可降解的聚酯类高分子材料,可由马来酸酐等原料经下列路线合成:

(已知:
+

)
(1)A→B的反应类型是 ;B的结构简式是 。
(2)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D的名称(系统命名)是 。
(3)半方酸是马来酸酐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1个环(四元碳环)和1个羟基,但不含—O—O—键。半方酸的结构简式是 。
(4)由D和B合成PBS的化学方程式是 。
(5)下列关于A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或溴的CCl4溶液褪色
b.能与Na2CO3反应,但不与HBr反应
c.能与新制Cu(OH)2反应
d.1molA完全燃烧消耗5molO2

(已知:




(1)A→B的反应类型是 ;B的结构简式是 。
(2)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D的名称(系统命名)是 。
(3)半方酸是马来酸酐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1个环(四元碳环)和1个羟基,但不含—O—O—键。半方酸的结构简式是 。
(4)由D和B合成PBS的化学方程式是 。
(5)下列关于A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或溴的CCl4溶液褪色
b.能与Na2CO3反应,但不与HBr反应
c.能与新制Cu(OH)2反应
d.1molA完全燃烧消耗5molO2
2.
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⑴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其基态原子最外层有 个电子。
⑵X的电负性比Y的 (填“大”或“小”);X和Y的气态氢化物中,较稳定的是(写化学式)
⑶写出Z2Y2与XY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⑷在X原子与氢原子形成的多种分子中,有些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两种氢,写出其中一种分子的名称: 。氢元素、X、Y的原子也可共同形成多种分子和某种常见无机阴离子,写出其中一种分子与该无机阴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元素 | 相关信息 |
X | X的基态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 |
Y | Y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npn+2 |
Z | Z存在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核素 |
W | W有多种化合价,其白色氢氧化物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
⑴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其基态原子最外层有 个电子。
⑵X的电负性比Y的 (填“大”或“小”);X和Y的气态氢化物中,较稳定的是(写化学式)
⑶写出Z2Y2与XY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⑷在X原子与氢原子形成的多种分子中,有些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两种氢,写出其中一种分子的名称: 。氢元素、X、Y的原子也可共同形成多种分子和某种常见无机阴离子,写出其中一种分子与该无机阴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工业流程- (共1题)
3.
(15分)亚硫酸盐是一种常见食品添加剂。为检验某食品中亚硫酸盐含量(通常1kg样品中含SO2的质量计),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流程:

(1)气体A的主要成分是 ,为防止煮沸时发生暴沸,必须先向烧瓶中加入
;通入N2的目的是 。
(2)写出甲方案第①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甲方案第②步滴定前,滴定管需用NaOH标准溶液润洗,其操作方法是
。
(4)若用盐酸代替稀硫酸处理样品,则按乙方案实验测定的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5)若取样品wg,按乙方案测得消耗0.01000mol·L—1I2溶液VmL,则1kg样品中含SO2的质量是 g(用含w、V的代数式表示)。

(1)气体A的主要成分是 ,为防止煮沸时发生暴沸,必须先向烧瓶中加入
;通入N2的目的是 。
(2)写出甲方案第①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甲方案第②步滴定前,滴定管需用NaOH标准溶液润洗,其操作方法是
。
(4)若用盐酸代替稀硫酸处理样品,则按乙方案实验测定的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5)若取样品wg,按乙方案测得消耗0.01000mol·L—1I2溶液VmL,则1kg样品中含SO2的质量是 g(用含w、V的代数式表示)。
3.选择题- (共5题)
4.实验题- (共1题)
9.
(13分)工业上从废铅酸电池的铅膏回收铅的过程中,可用碳酸盐溶液与铅膏(主要成分为PbSO4)发生反应:PbSO4(s)+CO32—(aq)
PbCO3(s)+SO42—(aq)。某课题组用PbSO4为原料模拟该过程,探究上述反应的实验条件及固体产物的成分。
(1)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
(2)室温时,向两份相同的样品中分别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均可实现上述转化,在 溶液中PbSO4转化率较大,理由是 。
(3)查阅文献:上述反应还可能生成碱式碳酸铅[2PbCO3·Pb(OH)2],它和PbCO3受热都易分解生成PbO。该课题组对固体产物(不考虑PbSO4)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全部为PbCO3;
假设二: ;
假设三: 。
(4)为验证假设一是否成立,课题组进行如下研究。
①定性研究:请你完成下表中内容。
②定量研究:取26.7mg的干燥样品,加热,测的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某同学由图中信息得出结论:假设一不成立。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
。

(1)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
(2)室温时,向两份相同的样品中分别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均可实现上述转化,在 溶液中PbSO4转化率较大,理由是 。
(3)查阅文献:上述反应还可能生成碱式碳酸铅[2PbCO3·Pb(OH)2],它和PbCO3受热都易分解生成PbO。该课题组对固体产物(不考虑PbSO4)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全部为PbCO3;
假设二: ;
假设三: 。
(4)为验证假设一是否成立,课题组进行如下研究。
①定性研究:请你完成下表中内容。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 | 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
取一定量样品充分干燥,…… | |
②定量研究:取26.7mg的干燥样品,加热,测的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某同学由图中信息得出结论:假设一不成立。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2道)
工业流程:(1道)
选择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