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二诊“模拟测试(一)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00180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综合题(共1题)

1.
周期表中前36号元素A、B、C、D、E、F、G、H,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C、D为同一周期;E、F、G为同一周期;A和E、D和G分别为同一主族;A与B组成的化合物是一种温室气体;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E是所在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除稀有气体外);F元素的离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最小的;H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1)E2D2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A2气体与C2气体充分反应可生成6.8 g的气体,放出18.44 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其中C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
(3)C和E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能与水反应生成两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H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H2+能与(2)中的生成物的水溶液形成配合物,请写出该配合物中阳离子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在此配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乙醇,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足量的GD2通入EDA溶液中所得溶液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2.单选题(共2题)

2.
关于下列各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A.甲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2的烧热为483.6kJ·mol-1
B.乙表示Cu形成金属晶体时的堆积方式
C.丙装置中烧杯a中的溶液pH降低
D.丁装置中待镀铁制品应与电源正极相连
3.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建设美丽中国”。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只要戴普通口罩就对人体健康无影响
B.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C.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是新型高分子非金属结构材料
D.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用于制肥皂和加工食用油

3.实验题(共1题)

4.
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气体,受热温度不同,该气体成分也不同。气体成分可能含SO2、SO3和O2中的一种、二种或三种.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通过设计一探究性实验,测定反应产生的SO2、SO3和O2的物质的量,并经计算确定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从而确定Cu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实验用到的仪器如右图所示:

(提出假设)
Ⅰ.所得气体的成分可能只含_________一种;
Ⅱ.所得气体的成分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二种;
Ⅲ.所得气体的成分可能含有SO2、SO3、O2三种。
(实验探究)实验操作过程(略)已知实验结束时,硫酸铜完全分解。
(1)请你组装探究实验的装置,按从左至右的方向,各仪器接口连接顺序为①⑨⑩______________(填序号、仪器不重复使用)。
(2)实验过程中,仪器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证假设,分析推理)
(3)有两个实验小组进行该实验,由于加热时的温度不同,实验结束后测得相关数据也不同.数据如下:
实验
小组
称取无水CuSO4的质量/g
仪器C增加的质量/g
量筒中水的体积折算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mL

6.4
2.56
224

6.4
2.56
448
 
请通过计算,推断出第②小组CuSO4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将①小组CuSO4分解时所得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并达到平衡,恢复到反应前的温度和压强时,测得密度是反应前的,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所得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