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15分)化合物A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反应后再酸化可生成B和C。
(1)B是邻位二取代的芳香族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7H6O3。已知B遇FeCl3溶液显紫色,1 mol B与足量Na反应可生成1 mol H2。则B的结构简式为 。B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为 。
(2)C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00~110之间,其中氧的质量分数约为60.4%。则C的分子式为 。
(3)已知1 mol C 最多可与1 mol NaHCO3或3 mol Na反应。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其他产物和水已略去,已知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接两个羟基时不稳定,会自动脱水)。

①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②若C可以由乳酸
经过几步有机反应制得,其中最佳的次序是: 。
a.消去、加成、水解、酸化 b.氧化、加成、水解、酸化 c.取代、水解、氧化、酸化
③写出由C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是 。
(4)X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其中满足以下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 。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且能水解; ②遇FeCl3溶液显紫色;
③苯环上只有两个侧链,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
(1)B是邻位二取代的芳香族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7H6O3。已知B遇FeCl3溶液显紫色,1 mol B与足量Na反应可生成1 mol H2。则B的结构简式为 。B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为 。
(2)C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00~110之间,其中氧的质量分数约为60.4%。则C的分子式为 。
(3)已知1 mol C 最多可与1 mol NaHCO3或3 mol Na反应。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其他产物和水已略去,已知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接两个羟基时不稳定,会自动脱水)。

①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②若C可以由乳酸

a.消去、加成、水解、酸化 b.氧化、加成、水解、酸化 c.取代、水解、氧化、酸化
③写出由C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是 。
(4)X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其中满足以下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 。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且能水解; ②遇FeCl3溶液显紫色;
③苯环上只有两个侧链,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
2.推断题- (共1题)
2.
(15分)图中X、Y、Z为单质,其他为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A俗称磁性氧化铁;E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单质Z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R的化学式是 ;
(2)E、Z的晶体类型均属于 晶体。E、Z结构中最小的环上原子个数之比为
。B为一元强碱,焰色反应为紫色,则B的电子式为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单质Z与NaOH的反应:
②工业上由E制取粗Z:
(4)已知A与1 mol Al反应转化为X时(所有物质均为固体),放出a kJ 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5)向A与X的混合物中加入100 mL 1mol / L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 mL,在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单质的质量为 。

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单质Z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R的化学式是 ;
(2)E、Z的晶体类型均属于 晶体。E、Z结构中最小的环上原子个数之比为
。B为一元强碱,焰色反应为紫色,则B的电子式为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单质Z与NaOH的反应:
②工业上由E制取粗Z:
(4)已知A与1 mol Al反应转化为X时(所有物质均为固体),放出a kJ 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5)向A与X的混合物中加入100 mL 1mol / L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 mL,在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单质的质量为 。
3.单选题- (共4题)
3.
下图两个装置中,分别装有200 mL对应的饱和溶液,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有0.02 mol电子通过,若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产生气体体积 ①=② |
B.①中阴极质量增加,②中正极质量减小 |
C.②中负极:2H++2e-=H2↑ |
D.溶液的pH变化:①减小,②增大 |
4.
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其简单离子X+、Y3+、Z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离子半径:X+> Y3+> Z2- B. 碱性:XOH > Y(OH)3
C. 单质的还原性:X > Y D. 原子序数:Y > X > Z
A. 离子半径:X+> Y3+> Z2- B. 碱性:XOH > Y(OH)3
C. 单质的还原性:X > Y D. 原子序数:Y > X > Z
6.
在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括号内的实验用品都要用到的是
A.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蒸发皿、温度计、硫酸铜晶体) |
B.蛋白质的盐析(试管、硫酸铜溶液、鸡蛋白溶液) |
C.肥皂的制取(蒸发皿、玻璃棒、植物油) |
D.钠的焰色反应(铂丝、氯化钠溶液、稀硫酸) |
4.选择题- (共3题)
5.实验题- (共1题)
10.
(15分)氯气和二氧化硫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某活动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图,分别研究氯气和二氧化硫的性质。

(1)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其中制取氯气选用的装置为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制取二氧化硫选用的装置为 ;

(2)从左端分别通入氯气或二氧化硫时,装置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装置A反应后溶液均褪色,如何利用褪色后的溶液判断是何种气体使其褪色(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
(3)装置F中盛放的溶液为 ;若装置E中试剂为铁丝,则通入氯气与铁丝充分反应时现象为 ;
(4)当通入足量SO2完全反应后,向C中滴加淀粉溶液,无明显现象。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其中制取氯气选用的装置为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制取二氧化硫选用的装置为 ;

(2)从左端分别通入氯气或二氧化硫时,装置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装置A反应后溶液均褪色,如何利用褪色后的溶液判断是何种气体使其褪色(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
(3)装置F中盛放的溶液为 ;若装置E中试剂为铁丝,则通入氯气与铁丝充分反应时现象为 ;
(4)当通入足量SO2完全反应后,向C中滴加淀粉溶液,无明显现象。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