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业流程- (共1题)
1.
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1)试剂X应选择________(选填“氢氧化钠溶液”、“盐酸”),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__ ;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
(2)反应②中Y是_____(写化学式);
(3)写出由Al(OH)3加热为Al2O3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

(1)试剂X应选择________(选填“氢氧化钠溶液”、“盐酸”),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__ ;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
(2)反应②中Y是_____(写化学式);
(3)写出由Al(OH)3加热为Al2O3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
2.综合题- (共1题)
2.
氮元素形成的酸有硝酸、亚硝酸(HNO2)等,其中HNO2为一元弱酸。
(1)写出HNO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亚硝酸钠(NaNO2)像食盐一样有咸味,但有很强的毒性,误食NaNO2会使人中毒。已知亚硝酸钠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 + 4HI ═ 2NO↑ + 2NaI + I2 + 2H2O,该反应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
(3)实验室需配制0.1mol•L﹣1的NH4NO3溶液500mL。
①配制时,应用托盘天平称取NH4NO3的质量为_______;
②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得溶液的浓度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若将12.8 g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铜消耗完时,共产生5.6 L(标准状况)气体,则所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1)写出HNO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亚硝酸钠(NaNO2)像食盐一样有咸味,但有很强的毒性,误食NaNO2会使人中毒。已知亚硝酸钠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 + 4HI ═ 2NO↑ + 2NaI + I2 + 2H2O,该反应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
(3)实验室需配制0.1mol•L﹣1的NH4NO3溶液500mL。
①配制时,应用托盘天平称取NH4NO3的质量为_______;
②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得溶液的浓度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若将12.8 g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铜消耗完时,共产生5.6 L(标准状况)气体,则所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3.单选题- (共9题)
3.
下列各组中,顺序排列错误的是( )
A.离子半径:Na+>Mg2+>Al3+>F- |
B.酸性强弱:H2SiO3<H3PO4<H2SO4<HClO4 |
C.热稳定性:HCl>H2S>PH3>AsH3 |
D.碱性强弱:KOH>NaOH>Mg(OH)2>Al(OH)3 |
4.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已知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数少3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 B.原子半径:X﹥Y |
C.Z单质氧化性强于Y单质 | D.X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 |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碱金属与氧气化合生成的产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
B.K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 |
C.碱金属锂、钠、钾都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
D.碱金属单质具有强还原性,形成的离子具有强氧化性 |
8.
已知X、Y、Z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对强弱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酸性:HX>H2Y>ZH3 |
B.非金属活泼性:Y<X<Z |
C.原子半径:X>Y>Z |
D.与H2化合的剧烈程度:X>Y>Z |
10.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
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
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是葛洪提取青蒿素的过程,属化学变化 |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句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
11.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盐酸酸化,沉淀不溶解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B | 向某溶液中同时加入几滴KSCN溶液和少量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C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D | 向某溶液加NaOH并微热,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无色气体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
A.A | B.B | C.C | D.D |
4.填空题- (共1题)
12.
根据表中提供的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是____。
(2)B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
(3)C单质与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4)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 (写化学式)。
(5)A元素与F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
元素代号 | A | B | C | D | E | F | G |
原子半径/nm | 0.186 | 0.160 | 0.143 | 0.112 | 0.104 | 0.099 | 0.066 |
主要化合价 | +1 | +2 | +3 | +2 | +6、-2 | +7、-1 | -2 |
(1)A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是____。
(2)B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
(3)C单质与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4)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 (写化学式)。
(5)A元素与F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1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
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装置来一次性完成碳族元素中C与Si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
乙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红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1)甲同学设计实验的依据是强酸制弱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A中锥形瓶装入的是碳酸钙固体,A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B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其作用为____;
C中是Na2SiO3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乙同学的实验原理是强氧化剂生成弱氧化剂。
如果A处的棉花由白色变成棕色,则A处的离子方程式为___,B处的现象是___。
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装置来一次性完成碳族元素中C与Si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
乙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红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1)甲同学设计实验的依据是强酸制弱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A中锥形瓶装入的是碳酸钙固体,A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B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其作用为____;
C中是Na2SiO3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乙同学的实验原理是强氧化剂生成弱氧化剂。
如果A处的棉花由白色变成棕色,则A处的离子方程式为___,B处的现象是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工业流程:(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