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14分)工业上为了测定辉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中Cu2S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装置。实验时按如下步骤操作:实验原理是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定辉铜矿中的硫全部转化为SO2,并且全部被水吸收,则操作F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操作F的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则辉铜矿样品中Cu2S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
(4)本方案设计中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影响了测定结果(不属于操作失误),你认为是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5)已知在常温下FeS 的 Ksp= 6.25 × 10-18, H2S 饱和溶液中 c (H+)与 c (S2-)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c2(H+) ·c(S2-) = 1.0×10-22。在该温度下,将适量 FeS 投入硫化氢饱和溶液中,欲使溶液中(Fe2+)为lmol/L,应调节溶液的c(H十)为__________________。 (6)某人设想以下图所示装置用电化学原理生产硫酸,写出通入SO2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 |
2.单选题- (共3题)
2.
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验证Ksp(AgCl)>Ksp(AgI) | 向NaCl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KI溶液,可观察到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 |
B | 检验Fe(NO3)2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 | 将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后,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
C | 验证Br2的氧化性强于I2 | 将少量溴水加入KI溶液中,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可观察到下层液体呈紫色 |
D | 比较确定铜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NO3)2、Cu(NO3)2的混合液 |
A.A | B.B | C.C | D.D |
3.
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高温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构成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 |
B.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但两者的作用原理不相同 |
C.氯化铁溶液可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是因为其具有较强氧化性,能氧化单质铜 |
D.“加碘食盐”、“含氟牙膏”、“富硒营养品”、“高钙牛奶”、“加铁酱油”等等,这里的碘、氟、硒指的是对应的单质分子,而钙、铁则分别指的是对应的钙离子和铁离子 |
4.
如图是常见四种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在一定条件下与氯气混合反应,产物共四种 |
B.乙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
C.丙在一定条件下可与硝酸发生取代反应 |
D.丁在稀硫酸作用下可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
3.选择题- (共2题)
4.填空题- (共1题)
7.
(16分)雾霾含有大量的污染物SO2、NO。工业上变“废”为宝,吸收工业尾气SO2和NO,可获得Na2S2O4和NH4NO3产品的流程图如下(Ce为铈元素):


(1)装置Ⅰ中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 。
(2)含硫各微粒(H2SO3、HSO3-和SO32-)存在于S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它们的物质的量分数X(i)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若是0.1molNaOH反应后的溶液,测得溶液的pH=8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②向pH=5的NaHSO3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溶液中出现浑浊,pH降为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pH降低的原因: 。
(3)写出装置Ⅱ中,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 , 。
(4)装置Ⅲ还可以使Ce4+再生,其原理如图所示。①生成Ce4+从电解槽的 (填字母序号)口流出。②写出阴极的反应式 。
(5)已知进入装置Ⅳ的溶液中,NO2-的浓度为a g·L-1,要使1 m3该溶液中的NO2-完全转化为NH4NO3,需至少向装置Ⅳ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O2 L。(用含a代数式表示,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1)装置Ⅰ中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 。
(2)含硫各微粒(H2SO3、HSO3-和SO32-)存在于S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它们的物质的量分数X(i)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若是0.1molNaOH反应后的溶液,测得溶液的pH=8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②向pH=5的NaHSO3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溶液中出现浑浊,pH降为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pH降低的原因: 。
(3)写出装置Ⅱ中,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 , 。
(4)装置Ⅲ还可以使Ce4+再生,其原理如图所示。①生成Ce4+从电解槽的 (填字母序号)口流出。②写出阴极的反应式 。
(5)已知进入装置Ⅳ的溶液中,NO2-的浓度为a g·L-1,要使1 m3该溶液中的NO2-完全转化为NH4NO3,需至少向装置Ⅳ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O2 L。(用含a代数式表示,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3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