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2.单选题- (共2题)
7.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近年来我国PM2.5污染问题日益凸显。2012年长沙市开展PM2.5和臭氧监测,每天都公布空气质量级别。下面所列各项,在空气质量日报中完全正确的是
①可吸入颗粒物 ②总悬浮颗粒物 ③氢氧化物 ④二氧化碳 ⑤二氧化硫
⑥二氧化氮 ⑦一氧化碳 ⑧一氧化氮 ⑨氮气 ⑩臭氧
①可吸入颗粒物 ②总悬浮颗粒物 ③氢氧化物 ④二氧化碳 ⑤二氧化硫
⑥二氧化氮 ⑦一氧化碳 ⑧一氧化氮 ⑨氮气 ⑩臭氧
A.①③⑤⑦⑨ | B.②③⑤⑥⑦ | C.②④⑥⑦⑩ | D.①⑤⑥⑦⑩ |
3.多选题- (共1题)
4.填空题- (共1题)
9.
工业上生产氯气,常用电解槽中电解饱和食盐水,为了避免电解产物之间发生反应,常用阳离子交换膜将电解槽隔成两部分。下图(左图)为电解槽的示意图。
⑴这种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溶液中的 通过。(填下列微粒的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⑵写出在电解过程中阳极发生的电极方程式: 。
⑶已知某电解槽每小时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10kg,每小时能收集到标况下的氢气896L,而且两边的水不能自由流通。则理论上计算,电解后流出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⑷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设计了用电解法制取乙醇钠的工业方法,所用的电解槽如上右图所示,设计要求:①所用的交换膜不能让分子自由通过;②电解过程中消耗的原料是氢氧化钠和乙醇。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在电解过程中阳极发生的电极方程式 。
②最后从乙醇钠的乙醇溶液中分离得到纯净乙醇钠固体的方法是: 。
(5)如图所示的是一个燃料电池的示意图,当此燃料电池工作时,

①如果a极通入H2,b极通入O2,Na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方程式:
②如果a极通入CH4,b极通入O2,NaOH作电解质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方程式:
⑴这种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溶液中的 通过。(填下列微粒的编号)
①






⑵写出在电解过程中阳极发生的电极方程式: 。
⑶已知某电解槽每小时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10kg,每小时能收集到标况下的氢气896L,而且两边的水不能自由流通。则理论上计算,电解后流出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⑷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设计了用电解法制取乙醇钠的工业方法,所用的电解槽如上右图所示,设计要求:①所用的交换膜不能让分子自由通过;②电解过程中消耗的原料是氢氧化钠和乙醇。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在电解过程中阳极发生的电极方程式 。
②最后从乙醇钠的乙醇溶液中分离得到纯净乙醇钠固体的方法是: 。
(5)如图所示的是一个燃料电池的示意图,当此燃料电池工作时,

①如果a极通入H2,b极通入O2,Na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方程式:
②如果a极通入CH4,b极通入O2,NaOH作电解质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方程式:
5.实验题- (共1题)
10.
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查得资料: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Ⅰ.摩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验
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充足搅拌、过滤。
(1)往滤渣中加入过量 NaOH溶液,过滤。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往(1)所得滤液中先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再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的现象是______。
Ⅱ.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C中生成的BaCO
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C中的反应物外,还有:________
(4)C中反应生成BaCO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
b.滴加盐酸不宜过快
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6)实验中准确称取8.00 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3.94 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7)有人认为不必测定C中生成的BaCO3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一样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______.
Ⅰ.摩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验
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充足搅拌、过滤。
(1)往滤渣中加入过量 NaOH溶液,过滤。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往(1)所得滤液中先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再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的现象是______。
Ⅱ.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C中生成的BaCO


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C中的反应物外,还有:________
(4)C中反应生成BaCO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
b.滴加盐酸不宜过快
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6)实验中准确称取8.00 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3.94 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7)有人认为不必测定C中生成的BaCO3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一样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单选题:(2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