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七校(静海一中,杨村中学,宝坻一中,大港一中等)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999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8

1.单选题(共9题)

1.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B.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
C.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一定含有极性键
2.
X、Y、Z均是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X2>Z>YB.单质沸点:X>Y>Z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Y>Z>XD.原子序数:Y>X>Z
3.
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ⅠA族与ⅦA族元素间一定形成离子化合物
B.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
C.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
D.元素周期表中的117号元素(Uus)位于第七周期、ⅦA族
4.
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 T 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 > Q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 < W
C.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强电解质
D.含T元素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物质燃烧必须有氧气
B.金属钠着火时可以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不能用玻璃塞的试剂瓶长期盛放氢氧化钠溶液
D.置换反应中的反应物单质一定是还原剂
6.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下列情况会使配制结果偏大的是
①溶解后未冷却即转移、定容
②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③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时俯视
④将量筒、烧杯、玻璃棒洗涤2~3次,转移至容量瓶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③④
7.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下列固体粉末,铜粉可以溶解的是
A.FeB.Na2SO4C.KNO3D.FeCl2
8.
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
B.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
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
9.
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无机离子:Na+、NH4+、Mg2+、Al3+、SO42、NO3、Cl。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的实验:

已知:3NO3+ 8Al + 5OH+ 2H2O3NH3+ 8AlO2
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试样中肯定存在NH4+、Mg2+、SO42和NO3
B.试样中一定不含Al3+
C.试样中可能存在Na+、Cl
D.该雾霾中可能存在NaNO3、NH4Cl和MgSO4

2.选择题(共1题)

10.1×67= {#blank#}1{#/blank#}

3.填空题(共1题)

11.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G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元素周期表中A的原子半径最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B与C相邻且C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C、D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G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周期、_________族;G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
(2)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C与D组成的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电子式是_________。
(3)E单质能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反应放出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由上述六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某种盐,水溶液显碱性,将该盐溶液滴入硫酸酸化的KI淀粉溶液中,溶液变为蓝色,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由A、B、C、E中的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Y、Z、W有如下转化关系:

X、Y、Z、W中均由三种元素组成,Z是一种强酸,则Z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Y溶液与过量W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共2题)

12.
现有一份含有FeCl3和FeCl2的固体混合物,为测定各成分的含量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1:①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将样品溶解;
②向溶解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产生沉淀;
③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白色固体17.22 g。
实验2:①称取与实验1中相同质量的样品,将样品溶解;
②向溶解后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
③再向②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得到红褐色沉淀;
④将沉淀过滤、洗涤后,加热灼烧至质量不再减少,得到固体物质4 g。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过程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配制FeCl2溶液时通常会向其中加入少量试剂________________。
(3)“实验2”通入足量Cl2的目的是_________。涉及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4)检验“实验2”的步骤④中沉淀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5)加热FeCl3溶液,并将溶液蒸干时,通常不能得到FeCl3固体,请以平衡的观点解释其原因(化学方程式与文字相结合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FeCl3溶液可以用于止血,主要是因为FeCl3溶液能使血液聚沉,这涉及胶体的相关性质。以下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B.实验室制备胶体Fe(OH)3胶体,是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热的NaOH溶液中,加热至溶液变为红褐色
C.当光束通过胶体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胶体、溶液、浊液中,含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大的分散系是胶体
(7)通过实验所得数据,计算固体样品中FeCl3和FeCl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13.
Ⅰ.如图A、B、C是实验室常见的几种气体发生装置:

(1)实验室如果用B装置制备氨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体的性质是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主要依据。下列性质与收集方法无关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
①密度 ②颜色 ③溶解性 ④热稳定性 ⑤与氧气反应
(3)若用A装置与D装置相连制备并收集X气体,则X可以是下列气体中的___________。
①CO2 ②NO ③Cl2 ④H2
其中在D装置中连接小烧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可制得食盐等多种产品并加以利用。下图所示以食盐为原料进行生产并综合利用的某些过程。

(1)除去粗盐中的Ca2+、Mg2+和SO42-离子,加入下列沉淀剂
① Na2CO3   ② NaOH   ③ BaCl2
沉淀剂加入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③①②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②①③
(2)将滤液的pH调至酸性除去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向分离出NaHCO3晶体后的母液中加入过量生石灰,则可获得一种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4)纯碱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①由碳酸氢钠晶体制纯碱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纯碱可用于除灶台油污。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和简要文字表述)________________。
③工业上,可以用纯碱代替烧碱生产某些化工产品。如用饱和纯碱溶液与Cl2反应制取有效成分为NaClO的消毒液,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已知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