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草酸(H2C2O4)广泛存在于食品中,人们对其及相关产品进行了深入研究。
(1)H2C2O4(s)
H2O(g)+CO(g)+CO2(g) △H=+340 kJ·mol-1,写出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闭容器中,保持温度不变,下列有关选项正确的是____
(2)草酸分解所需燃料可以是CO,通过甲烷制备CO:CH4(g)+CO2(g)
2CO(g)+2H2(g)△H>0。常温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4 mol CH4气体和6 mol CO2气体发生反应,5min后达到平衡,测得CO气体的浓度为0.1mol·L-1。
①平衡时,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不改变反应混合物用量的前提下,为了提高CH4气体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3)电解饱和草酸溶液可以制得高档香料乙醛酸(H2C2O3),装置如下图1所示,写出复合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K3Fe(C2O4)3溶液中存在:[Fe(C2O4)3]3-
Fe3++3C2O42-,常温下,该溶液中[Fe(C2O4)3]3-的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如上图2所示,则A点的c(Fe3+)___________B点的c(Fe3+)(填“>” “<”或“=”);草酸是一种温和的还原剂,其他条件不变,向K3Fe(C2O4)3溶液中加入少量KMnO4固体,Fe3+的浓度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H2C2O4(s)

密闭容器中,保持温度不变,下列有关选项正确的是____
A.恒容时,容器的压强不再变化,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
B.气体摩尔体积不再发生变化,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
C.恒压时,容器的体积不再变化,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 |
D.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

①平衡时,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不改变反应混合物用量的前提下,为了提高CH4气体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3)电解饱和草酸溶液可以制得高档香料乙醛酸(H2C2O3),装置如下图1所示,写出复合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K3Fe(C2O4)3溶液中存在:[Fe(C2O4)3]3-

2.
据媒体报道,法国一家公司Tiamat日前研发出比当前广泛使用的锂电池成本更低、寿命更长、充电速度更快的钠离子电池,预计从2020年开始实现工业生产。该电池的负极材料为Na2Co2TeO6(制备原料为Na2CO3、Co3O4和TeO2),电解液为NaClO4的碳酸丙烯酯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Te属于元素周期表中_____区元素,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
(2)基态Na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的原子轨道总数为____,最高能层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_
(3)结合题中信息判断:C、O、Cl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4)CO32-的几何构型为______;碳酸丙烯酯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则其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1mol碳酸丙烯酯中键的数目为________.

(5)[Co(H2O)6]3+的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形,配体是_____,该配离子包含的作用力为__(填选项字母)。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配位键 D.氢键 E.金属键
(6)Na和O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中O的配位数为______,该晶胞的密度为ρ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Na与O之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cm(用含ρ、NA的代数式表示)。
回答下列问题:
(1)Te属于元素周期表中_____区元素,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
(2)基态Na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的原子轨道总数为____,最高能层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_
(3)结合题中信息判断:C、O、Cl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4)CO32-的几何构型为______;碳酸丙烯酯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则其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1mol碳酸丙烯酯中键的数目为________.

(5)[Co(H2O)6]3+的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形,配体是_____,该配离子包含的作用力为__(填选项字母)。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配位键 D.氢键 E.金属键
(6)Na和O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中O的配位数为______,该晶胞的密度为ρ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Na与O之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cm(用含ρ、NA的代数式表示)。

2.推断题- (共1题)
3.
医药合成中可用下列流程合成一种治疗心脏病的特效药物(G)。

已知:①RCH=CH2
RCH2CH2CHO;
②
(1)B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________组吸收峰,C的名称为________。
(2)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E-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4)E的同分异构体中,结构中有醚键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结构有________种,写出其中甲基数目最多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有关产物G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6)写出以1-丁醇为原料制备C的同分异构体正戊酸(CH3CH2CH2CH2COOH)的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H2C=CH2
CH3CH2Br
CH3CH2OH,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①RCH=CH2

②

(1)B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________组吸收峰,C的名称为________。
(2)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E-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4)E的同分异构体中,结构中有醚键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结构有________种,写出其中甲基数目最多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有关产物G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G的分子式为C15H28O2 | B.1molG 水解能消耗2mol NaoH |
C.G中至少有8个C原子共平面 | D.合成路线中生成G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


3.单选题- (共4题)
4.
现以CO、O2、熔融盐Z(Na2CO3)组成的燃料电池,采用电解法处理CO同时制备N2O5,装置如图所示,其中Y为CO2。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若甲池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2.24L,则乙池中产生氢气0.2mol |
B.石墨I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
C.乙池中左端Pt极电极反应式:N2O4-2e-+2H2O===2N2O5+4H+ |
D.甲池中的CO32-向石墨I极移动 |
5.
下列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将溴水、苯、FeBr3混合于烧瓶中 | 制备溴苯 |
B | 某样品进行焰色反应时产生黄色火焰 | 该样品是钠盐 |
C | 常温下,用精密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NaClO溶液和 CH3COONa溶液的pH | 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
D | 以酚酞作指示剂,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草酸溶液[已知K1(H2C2O4)=5.4×10-2、K2(H2C2O4)=6.4×10-5] | 证明草酸是二元酸 |
A.A | B.B | C.C | D.D |
6.
短周期元素A、B、C、D、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D原子的质子数是其M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有5种正价,与B可形成6种化合物 |
B.工业上常通过电解熔融态C2B3的方法来获得C的单质 |
C.D和E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每种原子最外层都达到了8e稳定结构 |
D.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为:E>A>B>C |
7.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对描述内容所做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 “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KNO3)” | “紫青烟”是因为发生了焰色反应 |
B | “煤饼烧蛎成灰” | 这种灰称为“蜃”,主要成分为Ca(OH)2 |
C | 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柢(勺柄)指南” | 司南中“杓”的材质为Fe3O4 |
D | “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流以为涧。抱其水熬之,则成胆矾” | 其中涉及到的操作有结晶 |
A.A | B.B | C.C | D.D |
4.实验题- (共1题)
8.
已知氯化亚铁的熔点674℃、沸点1023℃;三氯化铁在300℃以上易升华,易溶于水并且有强烈的吸水性。在500℃条件下氯化亚铁与氧气可能发生多种反应,反应之一为:12FeCl2+3O2
2Fe2O3+8FeCl3。某研究小组选用以下装置(夹持装置省略,装置可重复选用)进行反应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为A、 、D,其中E装置U形管左边设计为粗导管的目的是 。
(2)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过程发现,装置B中除生成红棕色固体外,还观察到黄绿色气体,生成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待B中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后,还需持续通氧气至 。
(5)设计实验:
①利用E装置U形管里的固体验证Fe(OH)3是弱碱: 。
②测定装置B的残留固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



(1)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为A、 、D,其中E装置U形管左边设计为粗导管的目的是 。
(2)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过程发现,装置B中除生成红棕色固体外,还观察到黄绿色气体,生成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待B中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后,还需持续通氧气至 。
(5)设计实验:
①利用E装置U形管里的固体验证Fe(OH)3是弱碱: 。
②测定装置B的残留固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