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29974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3

1.推断题(共1题)

1.
X、Y、Z、M、Q、R是6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
元素代号
X
Y
Z
M
Q
R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02
0.089
0.074
0.037
主要化合价
+2
+3
+6,-2
+2
-2
+1
 
(1) 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期表中有些处于对角(左上→右下)位置的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存在“对角线相似”的现象,则M的氧化物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Q和R按原个数比1∶1组成的化合物甲是一种“绿色”氧化剂。甲中所含共价键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Z与Q的最简单氢化物中沸点较高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7题)

2.
己知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X、Y、Z不可能全为非金属元素
B.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C.若W、X、Y的原子序数依次相差2,则在工业上制备Y的单质时,W、X、Y形成的化合物起到了重要作用
D.若W与X的原子序数相差4,则Z与X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3.
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H5,该化合物中各原子最外层都达到稀有气体的稳定结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1molNH5中含有5NA个N-H键
B.NH5中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是离子化合物
C.NH5的熔、沸点高于NH3
D.NH5固体投入少量水中可产生两种气体
4.
R原子的质量数为Y,mgR2-中含有电子Xmol,则R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A.B.Y-X+2C.D.Y-X-2
5.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含有SO42-、SO32-、HSO3-中的一种或几种
B
将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蘸有某溶液的玻璃槔
有白烟产生
该溶液是浓盐酸
C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
溶液红色褪去
该气体可能是SO2
D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该溶液中不含NH4+
 
A.AB.BC.CD.D
6.
用下列装置完成相关实验,合理的是
A.图①:证明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N>C>SiB.图②:收集NO2或NH3
C.图③:海水蒸馏时接收蒸馏水D.图④:探究浓硫酸的脱水性
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可用于杀菌、消毒
B.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大气污染物,这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髙碘酸的食物
D.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解法、离子交换法等
8.
己知镍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铁和锡之间。工业上以氧化镍矿为原料制取高纯度的金属镍,最适宜的方法是
A.氧化镍高温分解B.电解熔融的氧化镍
C.高温下用焦炭还原氧化镍D.高温下用氢气还原氧化镍

3.实验题(共3题)

9.
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实验流程探宄海带中碘含量的测定和碘的制取。

已知:己知:3I2+6NaOH=5NaI+NaIO3+3H2O 请回答:
(1)实验中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
(2)①与②的操作名称___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3)步骤X为向海带原液中滴加0.0100mol/LAgNO3溶液,当海带原液中不再生成沉淀时,消耗 AgNO3溶液20.00mL,计算得海带中碘的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_。
(4)步骤Y中,萃取后分液漏斗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方案甲中采用蒸馏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
(6)下列有关步骤Z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应控制Na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B.将碘转化成离子进入水层
C. NaOH溶液可以由乙醇代替
10.
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常用作化学试剂,也用于冶金、电镀等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硫酸亚铁铵强热时的分解产物。
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和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验证:硫酸亚铁铵晶体分解的产物中还含有SO3(g)、SO2(g)。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罝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要证明分解产物中有SO2,开始加热前应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产物中有SO2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证明分解产物中有SO3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证明A中硫酸亚铁铵完全分解后的固体产物中只含Fe2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8分)工业上可用以下方案使饮用水中NO3- 含量达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节pH不宜过大或过小,否则会造成__________的利用率降低;试剂X可选用 ________(填序号)
.
A.NaOHB.Ca(OH)2C.NH3·H2OD.CO2
(2)写出溶液中铝粉和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还可用以下化学反应使饮用水中NO3-含量达标,产物之一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H2+ NO3-+_______________+H2O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7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