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Ⅰ.常温常压下,断裂1mol(理想)气体分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mol(理想)气体分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称为键能(单位为KJ.mol-1)下表是一些键能数据(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H2(g)与S2(g)反应生成H2S(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温度时,在2 L密闭容器中,三种气态物质X、Y、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可得: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 min,用Y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X的转化率为_________。
(3)在一定温度下,下列情况可作为上述反应达到反应限度的标志的是________。
A.X、Y、Z的浓度相等
B.X、Y、Z的分子数比为3︰1︰2
C.Z的生成速率是Y的生成速率的二倍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Y,同时生成3n mol X
Ⅲ.如图是甲烷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池的负极是________(填“a”或“b”)电极,该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
②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化学键 | 键能 | 化学键 | 键能 | 化学键 | 键能 |
C-F | 427 | C-Cl | 330 | C-I | 218 |
H-H | 436 | S=S | 255 | H-S | 339 |
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H2(g)与S2(g)反应生成H2S(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温度时,在2 L密闭容器中,三种气态物质X、Y、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可得: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 min,用Y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X的转化率为_________。
(3)在一定温度下,下列情况可作为上述反应达到反应限度的标志的是________。
A.X、Y、Z的浓度相等
B.X、Y、Z的分子数比为3︰1︰2
C.Z的生成速率是Y的生成速率的二倍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Y,同时生成3n mol X
Ⅲ.如图是甲烷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池的负极是________(填“a”或“b”)电极,该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
②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单选题- (共7题)
2.
韩国三星公司因为手机电池爆炸而屡屡曝光,电池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再次被公众所重视。 一种以引火性高的联氨(N2H4)为燃料的环保电池,工作时产生稳定无污染的物质,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极为电源负极,联氨从c口通入 |
B.负极上每消耗lmol N2H4,转移6mol电子 |
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
D.可将联氨改进为引火性低、稳定性好的N2H4·H2O |
3.
下列烷烃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一个氯原子取代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产物的是()


A.CH3CH2CH3 |
B.CH3CH3 |
C.CH3CH2CH2CH2CH3 |
D.CH3CH2CH2CH3 |
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温度越高,酶的催化活性越强 |
B.浓硝酸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与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
C.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毛织物和棉织物 |
D.在豆浆中加入少量的石膏,能使豆浆凝结为豆腐 |
5.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向a试管中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冰醋酸 |
B.可将饱和碳酸钠溶液换成氢氧化钠溶液 |
C.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倒吸现象 |
D.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并加快反应速率 |
6.
实现下列变化的有机反应的类型,不正确的是
A.CH3CH3 →CH3CH2Cl 取代反应 | B.CH2==CH2→CH2BrCH2Br 加成反应 |
C.CH2==CH2→CH3CH2OH 取代反应 | D.CH≡CH→CHBr==CHBr 加成反应 |
7.
铊盐与氰化钾被列为A级危险品,铊(Tl)与铝同主族,原子序数为81,Tl3+与Ag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Tl3+ +2Ag===Tl+ +2Ag+且已知Ag+ +Fe2+===Ag+Fe3+,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Tl+最外层有3个电子 |
B.氧化性:Tl3+>Ag+>Fe3+ |
C.Tl(OH)3与Al(OH)3相似,也是两性氢氧化物 |
D.铊位于第五周期IIIA族 |
8.
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D、E的原子半径:C>D>E
B. 单质B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C. 化合物AE与CE具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D. 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不能发生反应
A. C、D、E的原子半径:C>D>E
B. 单质B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C. 化合物AE与CE具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D. 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不能发生反应
3.填空题- (共1题)
9.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利用表中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
(2)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此氢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
(3)下列事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___。
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Y单质比1mol硫得电子多
c.Y和硫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4)
和
是元素R的两种稳定的天然同位素,它们的原子质量分别为a g和b g,在自然界中所占的原子百分比分别为m%和n%,已知12C原子的质量为w g,则
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表中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
(2)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此氢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
(3)下列事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___。
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Y单质比1mol硫得电子多
c.Y和硫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4)



4.实验题- (共1题)
10.
铝热反应是铝的一个重要性质。


(1)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可观察到反应剧烈,火星四射,漏斗下方有红热熔融物“铁块”流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其能量变化为如图中的______(填“A”或“B”)所示。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铝热反应后得到“铁块”混合物中铝的含量。取“铁块”样品研碎称得质量为x g,加入如图装置,再滴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测量生成气体体积为a ml(标况)。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
②写出样品中Al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③该小组同学改进实验,用恒压漏斗(如图)代替仪器A,其优点有________(写2点)。
④该样品中铝的含量为_________。


(1)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可观察到反应剧烈,火星四射,漏斗下方有红热熔融物“铁块”流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其能量变化为如图中的______(填“A”或“B”)所示。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铝热反应后得到“铁块”混合物中铝的含量。取“铁块”样品研碎称得质量为x g,加入如图装置,再滴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测量生成气体体积为a ml(标况)。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
②写出样品中Al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③该小组同学改进实验,用恒压漏斗(如图)代替仪器A,其优点有________(写2点)。
④该样品中铝的含量为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