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泉州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29961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6

1.综合题(共4题)

1.
按要求完成下面每一小题:
(1)下列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
①金刚石与石墨 ②12C与14C    ③乙酸和甲酸甲酯

⑦CH3﹣CH3
(2)已知TiCl4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液体,熔点为﹣37℃,沸点为136℃,可知TiCl4为________晶体。
(3)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烷烃,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此烷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气态有机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
某化学兴趣设计实验制取乙酸乙酯。现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在圆底烧瓶内加入碎瓷片,再加入由2ml  98%的浓H2SO4和3mL乙醇组成的混合液,通过分液漏斗向烧瓶内加入2mL醋酸,烧杯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

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
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
试剂
乙醚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沸点(℃)
34.7
78.5
118
77.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有机反应物中含有的官能团有__________(填写名称),若用同位素18O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设18O在CH3CH2OH中),写出能表示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书中采用的实验装置的不同之处是:这位同学采用了球形干燥管代替了长导管,并将干燥管的末端插入了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在此处球形干燥管的作用除了使乙酸乙酯充分冷凝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烧杯D中液面________(填“上”或“下”)有无色油状液体生成,若分离该液体混合物,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
(3)从D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分离出_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入无水硫酸钠,然后进行蒸馏,收集产品乙酸乙酯时,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_左右。
(4)乙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乙酸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性,写出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参照元素在表中的位置,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O
1

 
 
 
 
 
 
 
2
 
 
 




 
3



 
 
 


4
 
 
 
 
 
 

 
 
(1)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
(2)①和④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②、③的单质中更容易与①的单质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④、⑦、⑧、⑨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和“>”表示)。
(5)⑥和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6)⑤⑨⑪三种元素的单质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和“>”表示)。
(7)⑦⑧两元素相比较,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__(填名称),可以验证该结论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
B.将形状、大小相同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将形状、大小相同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4.
为研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I:反应产物的定性探究,按如图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1)A装置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F装置的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能证明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氢元素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时,撤去所有酒精灯之前必须完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证明A装置试管中反应所得产物是否含有铜离子,需将溶液稀释,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反应产物的定量探究
(5)在铜与浓硫酸反应的过程中,发现有黑色物质出现,且黑色物质为Cu2S。产生Cu2S的反应为aCu+bH2SO4cCu2S+dCuSO4+e H2O,则a:b=______________。
(6)为测定硫酸铜的产率,将该反应所得溶液中和后配制成250.00mL溶液,取该溶液25.00mL加入足量KI溶液中振荡,生成的I2恰好与20.00mL  0.30mol•L﹣1的Na2S2O3溶液反应,若反应消耗铜的质量为6.4g,则硫酸铜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___。(已知2Cu2++4I=2CuI+I2, 2S2O32+I2=S4O62+2I) 【注:硫酸铜的产率指的是硫酸铜的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

2.单选题(共13题)

5.
我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已知二羟甲戊酸是生物合成青蒿素的原料之一,下列关于二羟甲戊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B.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
C.标准状况下1mol该有机物可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22.4L H2
D.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产物的分子式为C8H16O4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3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的一种核素
B.氧气O2和臭氧O3互为同素异形体
C.CH3OCH3和CH3CH2OH互为同分异构体
D.磁性纳米材料是直径为1~100nm(1nm=10﹣9m)的磁性粒子分散在基础物质中,这种材料具有胶体的性质。
7.
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可用新制Cu(OH)2悬浊液鉴别
B.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都是(C6H10O5n, 因此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C.分馏煤焦油可以得到苯和甲苯,说明煤中含有苯和甲苯等芳香烃
D.乙烯、苯、四氯化碳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8.
物质A的分子式为C12H12,结构简式为如右图,则 A的苯环上的二溴代物的异构体数目有(    )
A.8种B.9种C.10种D.11种
9.
下列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CH2=CH2+HCl CH3CH2Cl  加聚反应
B.CH3COOCH2CH3 +NaOH  → CH3COONa+CH3CH2OH  取代反应
C.    加成反应
D.   取代反应
10.
苏轼的《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按照现代科技观点,该文中的“气”是指( )
A.脱落酸B.甲烷C.生长素D.乙烯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是95%
B.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12.
一些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有机物中只有C6H12O6属于糖类物质B.物质A和B都属于电解质
C.物质C和油脂类物质互为同系物D.转化1可在人体内完成,该催化剂属于蛋白质
13.
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
B. 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C. 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

D. 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
14.
有A,B,C,D主族元素,有关它们的一些信息如表所示:
元素
A
B
C
D
相关的原子结构与性质
元素符号为At,与稀有气体元素相邻,但半径比I大
其在周期表的周期数和族序数比K的均大1
元素符号为Tl,名称是铊,原子核外有六个电子层,与Al同主族
可形成双原子分子,分子内有叁键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素A的单质可能是一种有色的固体物质,其氢化物HAt易溶于水,很稳定
B.常温下B的单质能与冷水发生剧烈反应,其硫酸盐可能易溶于水
C.铊氧化物化学式为Tl2O3,是离子化合物,Tl2O3和Tl(OH)3均是两性的物质
D.元素D的一些氧化物在大气中会产生光化学烟雾,还会破坏臭氧层
15.
下列分子中,其中子总数为24的是
A.18O3B.2H217O2C.14N16O2D.14C16O2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也可能含极性键
②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⑤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化学键
⑥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④D.①③⑥
17.
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实验
实验分离水和酒精
用铵盐和碱制取氨气
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氮
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装置或仪器


 


 
A.AB.BC.CD.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