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29956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9/8

1.推断题(共2题)

1.
甲、乙、丙、丁分别是乙烷、乙烯、乙炔、苯中的一种;
①甲、乙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乙与等物质的量的H2反应生成甲,甲与等物质的量的H2反应生成丙。
②丙既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③丁能使溴水褪色的原因与甲能使溴水褪色的原因不同,丁也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但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相同条件下,丁蒸气的密度是乙密度的3倍。
据以上叙述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甲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乙的结构式____________、丙分子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
(2)写出丁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甲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图所示,已知A元素的最低化合价为-3价,D元素和B元素可形成2种化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均用具体的元素符号回答):

(1)写出它们的元素符号:
A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
(2)A、B、C、D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最差的是_____;
(3)A、B、C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
(4)A、B、C三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元素C的非金属性大于B元素;__________。

2.单选题(共14题)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
A.H2和D2互为同位素
B.CH3-CH2-OH与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C.正丁烷和异丁烷是同素异形体
D.互为同素异形体
4.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2-甲基丙烷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B.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乙醇可以转化成乙酸,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D.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均含有碳碳双键
5.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2NA
B.氢原子数为0.4NA的甲醇分子中含有的键数为0.4NA
C.1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A
D.14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A
6.
若有甲酸、乙酸、甲醇和乙醇在一定条件下于同一反应体系中发生酯化反应,则理论上能最多生成几种酯
A.2种B.3种C.4种D.5种
7.
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非金属性氯>碳>硅(A、B、D中的试剂分别为盐酸、石灰石和硅酸钠溶液)
B.石油分馏


C.用KMnO4 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
简易装置
D.实验室制乙酸乙酯
 
A. A    B. B    C. C    D. D
8.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的裂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轻质油的产量
B.棉花、羊毛、蚕丝均属于天然纤维素
C.所有的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D.苯和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其褪色原理是相同的
9.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Z)>r(W)>r(X)>r(Y)
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
D.Y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10.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错误的是
A.碱性:LiOH<NaOHB.硬度:C60<金刚石
C.密度:苯>水D.稳定性:HCl>H2S
11.
下列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
A.Mg2B.NaC.O2D.F
12.
不能作为判断硫、氯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
A.单质氧化性的强弱B.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C.单质沸点的高低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
13.
关于11~17号元素的性质比较中:①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②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③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减弱;④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正确的说法是
A.①②B.③④C.全都不正确D.①②③④
14.
下列物质按只含共价键、只含离子键、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顺序排列的是
A.过氧化氢 氯化钠 氯化铵B.氯化钠 过氧化钠 氯化铵
C.氯气 氢氧化钠 二氧化碳D.氦气 氯化钠 氢氧化钠
15.
下列各组物质的熔点均与化学键无关的是
A.CaO与CO2B.NaCl与HClC.MgO与SiO2D.Cl2与I2
16.
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水鉴别乙醇、甲苯B.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
C.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已烯和环已烷

3.填空题(共1题)

17.
随原子序数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根据判断回答下列问题:
(1)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
(2)比较d、e常见离子的半径大小(用化学式表示,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g、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选上述元素组成一种四原子共价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e的单质在足量d2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元素可组成盐R:zx4f(gd4)2。向盛有10 mL 1 mol·L1R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1 mol·L1NaOH溶液,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写出m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在R溶液中改加20 mL1.2 mol·L1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4.实验题(共2题)

18.
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
【实验目的】制取乙酸乙酯
【实验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
【装置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实验装置:
请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种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较合理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丙同学将甲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其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_______。

【实验步骤】
(1)用酒精灯对试管①加热;(2)将试管①固定在铁架台上(3)按所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①中先加入3 mL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 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 mL冰醋酸;(4)在试管②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a2CO3溶液;(5)当观察到试管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问题讨论】
a.用序号写出该实验的步骤____________;
b.装好实验装置,加入药品前还应检查____________;
c.写出试管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
d.试管②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黑色和红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水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水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干试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________。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______。要除去该物质,可在混合液中加入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a.氯化钠溶液   b.苯    c.碳酸氢钠溶液    d.四氯化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2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