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
B.各组成元素质量分数相同的烃是同一种烃 |
C.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式不同的有机物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
D.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有机物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
3.
X、Y、Z三种主族元素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的离子半径大于Y的离子半径,Y可与Z形成ZY2型的离子化合物,则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 )
A.X>Y>Z | B.Z>X>Y | C.Z>Y>X | D.Y>X>Z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IA族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
B.VI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 |
C.VIIA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其无氧酸酸性也最强 |
D.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
5.
在高温超导体中,铊(T1)是其中成分之一,已知铊是铝的同族元素,关于铊的下列性质判断中可能错误的是 ( )
A.是银白色质软的金属 | B.形成+3价的化合物 |
C.T1(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 D.单质铊的还原性比单质铝强. |
6.
下列实验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 )
A.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加热时由于温度过高,晶体部分变成黑色粉末 |
B.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将盛试样的坩埚放在桌上自行冷却 |
C.中和滴定往锥形瓶中加入待测液后,再加入少量蒸馏水稀释 |
D.待测液的滴定管用水洗后,没用待测液润洗2~3次 |
7.
从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造成这个先后顺序事实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 B.金属的延展性 |
C.金属的导电性 | D.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
8.
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非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使其熔合,冷凝后得到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即合金。根据下列四种金属的熔沸点,判断其中不可能形成合金的是( )


A.铜和铁 | B.铁和钠 | C.铜和铝 | D.钠和铝 |
2.填空题- (共3题)
9.
已知环戊烯
可简写为
。降冰片烯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
。
(1)降冰片烯属于________。
A.环烃 B.不饱和烃 C.烷烃 D.芳香烃
(2)降冰片烯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3)降冰片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含有一个六元环的单环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降冰片烯不具有的性质________。
A.能溶于水 B.能发生氧化反应
C.能发生加成反应 D.常温常压下为气体
(5)写出环戊烯一定条件下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1)降冰片烯属于________。
A.环烃 B.不饱和烃 C.烷烃 D.芳香烃
(2)降冰片烯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3)降冰片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含有一个六元环的单环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降冰片烯不具有的性质________。
A.能溶于水 B.能发生氧化反应
C.能发生加成反应 D.常温常压下为气体
(5)写出环戊烯一定条件下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10.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
(1)实验室制乙烯 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
(2)由苯制备硝基苯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1)实验室制乙烯 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
(2)由苯制备硝基苯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11.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写出元素①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元素⑦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
(2)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
(3)写出⑤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元素③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元素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5)在④与⑦中,离子半径较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②和⑥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______,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2 | | | | ① | | ② | |
3 | ③ | ④ | ⑤ | | | ⑥ | ⑦ |
(1)写出元素①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元素⑦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
(2)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
(3)写出⑤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元素③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元素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5)在④与⑦中,离子半径较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②和⑥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______,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
3.实验题- (共2题)
12.
如图可以可以制备溴苯,回答:

(1)双球U型管里的四氯化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写出A中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过程中看到的现象:
A中________________;B中______________。
(4)将反应的混合物倒入NaOH溶液中,溴苯在____(上层、下层),显______色。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中的硝酸银溶液____(能、不能)用紫色石蕊试液代替,理由是__________。

(1)双球U型管里的四氯化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写出A中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过程中看到的现象:
A中________________;B中______________。
(4)将反应的混合物倒入NaOH溶液中,溴苯在____(上层、下层),显______色。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中的硝酸银溶液____(能、不能)用紫色石蕊试液代替,理由是__________。
13.
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4·xH2O)里结晶水的含量,实验步骤为:①研磨 ②称量空坩埚和装有试样的坩埚的质量 ③加热 ④冷却 ⑤称量 ⑥重复③至⑤的操作,直到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001g为止 ⑦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硫酸铜结晶水的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坩埚、坩埚钳、三脚架、泥三角、玻璃棒、干燥器、药匙、硫酸铜晶体样品等实验用品,进行该实验时,缺少的实验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学生实验后得到如下数据:
用表格数据计算x值;第一次:5.4,第二次为:______平均值:___________。
实验误差=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实验误差=(实验值-理论值)/理论值】
该学生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入选项的编号):__________________。
A.被测样品中含有加热不挥发的杂质 B.被测样品中含有加热易挥发的杂质
C.实验前被测样品已有部分失水 D.加热前所用的坩埚未完全干燥
(1)现有坩埚、坩埚钳、三脚架、泥三角、玻璃棒、干燥器、药匙、硫酸铜晶体样品等实验用品,进行该实验时,缺少的实验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学生实验后得到如下数据:
名称 | 质量 | |
第一次 | 第二次 | |
瓷坩锅质量(m0) | 14.520 | 14.670 |
瓷坩埚+硫酸铜晶体的质量(m1) | 17.020 | 18.358 |
瓷坩埚+无水硫酸铜粉末的质量(m2) | 16.070 | 17.004 |
硫酸铜晶体的质量(m1—m0) | | |
无水硫酸铜粉末的质量(m2—m0) | | |
结晶水的质量(m1—m2) | | |
用表格数据计算x值;第一次:5.4,第二次为:______平均值:___________。
实验误差=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实验误差=(实验值-理论值)/理论值】
该学生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入选项的编号):__________________。
A.被测样品中含有加热不挥发的杂质 B.被测样品中含有加热易挥发的杂质
C.实验前被测样品已有部分失水 D.加热前所用的坩埚未完全干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