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29936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6

1.单选题(共5题)

1.
砹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推测砹及其化合物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砹是白色固体B.HAt 很不稳定
C.AgAt 不溶于水D.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2.
氯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和37Cl两种同位素,在计算式34.969×75.77%+36.966×24.23% =35.453中( )
A.75.77%表示35Cl的质量分数B.24.23%表示35Cl的丰度
C.35. 453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D.36.966表示37Cl的质量数
3.
将 Cl2通入 NaBr 和 NaI 的混合液中,待反应充分后将所得的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最后将得到的固体冷却、称量。并且知道受热时溴单质易挥发,碘单质易升华。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与通入 Cl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液中 NaI 的物质的量为(    )
A.0.5 molB.0.4 mol
C.0.3 molD.0.25 mol
4.
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经历了几个阶段,其中卢瑟福提出的是(   )
A.古典原子论B.近代原子论C.葡萄干面包模型D.原子结构的模型
5.
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应含 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则导致血红蛋白中 Fe2转化为 Fe3离子,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中毒。服用维生素 C 可解除亚硝酸盐中毒。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亚硝酸盐是还原剂B.维生素 C 是氧化剂
C.维生素 C 将 Fe3还原为 Fe2D.亚硝酸盐被氧化

2.选择题(共2题)

6.下列实验仪器不宜直接用来加热的是(  )
7.下列实验仪器不宜直接用来加热的是(  )

3.填空题(共2题)

8.
核电荷数 1~18 的四种元素 W、X、Y、Z,原子序数依次变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 8。W 单质是银白色固体、导电性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X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 Y 和 Z 两元素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的总和;Y 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 2 倍,X 和 Z 可以形成 XZ3的化合物,请回答:
(1)X 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Y 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Z 的阴离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
(2)分别写出 X、Y 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W 和 X 可形成化合物,它能与水剧烈反应产生 XZ3,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中 W 离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9.
对某宇航员从天外某星球外层空间取回的气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1)将气体样品溶于水,发现其主要成分气体 A 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
(2)将 A 的浓溶液与 KMnO4反应生成一种黄绿色气体单质 B,B 通入石灰乳中可生成两种钙盐的混合物 D;
(3)A 的稀溶液与锌粒反应生成气体 C,C 与 B 组成的混合气体经光照发生爆炸,生成气体 A, 实验测得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 A、B、C 的分子式: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2)写出 A 的浓溶液与与 KMnO4反应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写出 B 与 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混合物的俗名是_________,D 与 A 的水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混合物 D 长期露置在空气后,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