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期中)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934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8

1.推断题(共1题)

1.
奈必洛尔是一种用于血管扩张的降血压药物。用于合成奈必洛尔中间体G的部分流程如图:

已知:乙酸酐的结构简式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物质中的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A→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苯环上只有两种取代基。  Ⅱ.分子中只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Ⅲ.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
(4)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和乙酸酐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共1题)

2.
硫酸亚铁加热至高温会分解,生成—种金属氧化物M和两种非金属氧化物。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加热至高温使FeSO4分解。

实验步骤:
将一定量FeSO4固体置于硬质玻璃管中,打开活塞K,通入一段时间N2,关闭活塞K。加热A中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待A中固体不再分解后,停止加热,打开K,缓慢通入氮气至玻璃管冷却。
(1)已知M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按图组装好仪器(已省略夹持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一定温度下按上述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用方程式解释原因
打开K,通入一段时间N2,关闭K。加热A中玻璃管一段时间
洗气瓶B中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A中固体不再分解后,停止加热,打开K,缓慢通入N2至玻璃管冷却
硬质玻璃管最终可以看到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欲验证硫酸亚铁分解产物中含有的另一种非金属氧化物N。

①从实验装置D、E、F、G中,选用两个装置与装置A连接进行实验,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______→______。
②能证明生成了非金属氧化物N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5题)

3.
某芳香族化合物分子式为Cl0H11ClO2,已知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其中一个取代基为-Cl,且该有机物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则满足上述条件的有机物甲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数目有多少种
A.5种B.9种C.12种D.15种
4.
家用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H2、CH4。取1L管道煤气充分燃烧需要同温同压下的空气5L(O2的体积分数为20%),则CO、H2、CH4的体积比可能是
A.1:1:1B.1:1:2
C.1:2:4D.1:2:2
5.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用浸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作水果保鲜剂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水果释放的催熟剂乙烯
B
用氢氟酸蚀刻玻璃
SiO2是碱性氧化物,能溶于酸
C
过氧化钠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能氧化二氧化碳
D
Al(OH)3用作塑料的阻燃剂
Al(OH)3受热熔化放出大量的热
 
A.AB.BC.CD.D
6.
东汉《周易参同契》中记载:“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实验表明胡粉难溶于水,加强热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浑浊的湿气.胡粉的主要成分
A.PbCO3B.SnCO3•Sn(OH)2C.2PbCO3•Pb(OH)2D.(CH3COO)2Pb
7.
己知某合金(仅含铜、铁)中铜和铁的物质的量之和为ymol,其中Cu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将其全部投入50mL bmol·L-1的硝酸溶液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假充NO是唯一的还原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金属有剩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yNA
B.若金属全部溶解,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C.若金属全部溶解,且产生336mL气体(标准状况),则b=0.3
D.当溶液中金属离子只有Fe3+、Cu2+时,则a与b的关系为:b≥80y(1- a/3)

4.实验题(共1题)

8.
化学兴趣小组向同学展开对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的研究。
实验Ⅰ:制取NaClO2晶体
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现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②中产生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装置④中制备Na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测定某亚氯酸钠样品的纯度。
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①准确称取所得亚氯酸钠样品mg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已知:ClO2-+4I-+4H+=2H2O+2I2+Cl-)。将所得混合液配成250 mL待测溶液。②移取25.00 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几滴淀粉溶液,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滴定终点。重复2次,测得平均值为V mL(已知:I2+2S2O32-=2I-+S4O62-)。
(3)该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
(4)在滴定操作正确无误的情况下,此实验测得结果偏高,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