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2题)
1.
(1)有下列几组物质,请将序号填入下列空格内:
①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_;②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③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
⑤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体,也不是同素异形体,但可看成是同一类物质的是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丙氨酸缩聚形成多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淀粉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涤纶树脂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请写出合成涤纶树脂所需要单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A.CH2=CH-COOH和油酸(C17H33COOH) | B.12C60和石墨 | C. ![]() ![]() | D.35Cl和37Cl E、乙醇和乙二醇 |
③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
⑤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体,也不是同素异形体,但可看成是同一类物质的是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丙氨酸缩聚形成多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淀粉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涤纶树脂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请写出合成涤纶树脂所需要单体的结构简式:

2.
有机物W~H 有如下的转化关系。已知W、B为芳香族化合物,X为卤素原子,W、A、B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A分子中有2个甲基,H分子中含有醛基且苯环上的取代基处于对位。

已知: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反应①、②分别属于________反应、______反应(填有机反应类型),A、B中均含有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
(2)F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B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H有多种同分异构体,且满足下列3个条件
(i)遇FeCl3显紫色
(ii)苯环上一取代物有两种
(ⅲ)除苯环外无其它环状结构-
请任意写出1种符合条件的物质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反应①、②分别属于________反应、______反应(填有机反应类型),A、B中均含有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
(2)F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B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H有多种同分异构体,且满足下列3个条件
(i)遇FeCl3显紫色
(ii)苯环上一取代物有两种
(ⅲ)除苯环外无其它环状结构-
请任意写出1种符合条件的物质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2题)
5.
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有机产物的烷烃是( )
A.(CH3)2CHCH2CH2CH3 | B.(CH3CH2)2CHCH3 |
C.(CH3)2CHCH(CH3)2 | D.(CH3)3CCH2CH3 |
6.
某化合物6.4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8.8g CO2和7.2 g H2O。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合物仅含碳、氢两种元素 |
B.该化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 |
C.无法确定该化合物是否含有氧元素 |
D.该化合物一定是C2H8O2 |
7.
下列五组物质,其中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组是 ( )
① 淀粉和纤维素 ② 硝基乙烷 C2H5NO2和甘氨酸NH2CH2COOH ③ 乙酸和乙二酸
④ 二甲苯和苯乙烯 ⑤ 2—戊烯和环戊烷
① 淀粉和纤维素 ② 硝基乙烷 C2H5NO2和甘氨酸NH2CH2COOH ③ 乙酸和乙二酸
④ 二甲苯和苯乙烯 ⑤ 2—戊烯和环戊烷
A.②⑤ | B.②③④ | C.①③⑤ | D.①② |
8.
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B.用于奥运“祥云”火炬的丙烷是一种清洁燃料 |
C.用大米酿的酒在一定条件下密封保存,时间越长越香醇 |
D.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
9.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Cl4可由CH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 | B.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 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 D.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
14.
我国已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其中一名航天员身穿国产的舱外航天服首次实现了太空行走。该航天服的面料是由高级混合纤维制造而成的,据此分析,该面料一定不具有的性质是( )
A.强度高,耐高温 | B.防辐射,防紫外线 |
C.能抗骤冷、骤热 | D.有良好的导热性,熔点低 |
3.选择题- (共5题)
15.观察下图,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乘法算式:{#blank#}1{#/blank#}
除法算式:{#blank#}2{#/blank#}
除法算式:{#blank#}3{#/blank#}
口诀:{#blank#}4{#/blank#}
16.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指出: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之所以提出如此要求,是因为( )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越业越突出
③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当前各地经济的发展重点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越业越突出
③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当前各地经济的发展重点
17.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指出: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之所以提出如此要求,是因为( )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越业越突出
③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当前各地经济的发展重点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越业越突出
③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当前各地经济的发展重点
4.实验题- (共2题)
20.
(1)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部分加热,可看到铜丝表面变_______色,生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立即将它插入盛乙醇的试管中,发现铜丝表面变______色,试管中有_________气味的物质生成,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①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②用小火加热试管内的混合物③把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大试管中④分离出纯净的乙酸乙酯。填写下列空白:
a.如何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已知下列数据:
实验中采取小火加热,保持微微沸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①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②用小火加热试管内的混合物③把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大试管中④分离出纯净的乙酸乙酯。填写下列空白:
a.如何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已知下列数据:
物质 | 乙酸 | 乙醇 | 乙酸乙酯 | 硫酸 |
沸点(℃) | 118 | 78.5 | 77 | 338 |
实验中采取小火加热,保持微微沸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2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