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29925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2

1.单选题(共14题)

1.
13C - NMR (核磁共振)、15N- 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 Wu 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    )
A.13C 与15N 有相同的中子数B.13C与12C是同一种核素
C.15N2 14N2互为同位素D.13C60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2.
下列物质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的是(    )
A.HClB.CO2C.NaOHD.MgCl2
3.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物如下表:
元素代号
L
M
Q
T
原子半径/nm
0.186
0.160
0.102
0.074
主要化合价
+1
+2
+6、-2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M 的单质与等物质量浓度的稀盐酸反应剧烈程度:M>L
B.L、M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M>L
C.T、Q 的氢化物热稳定性:T>Q
D.L、Q 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
4.
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一种强酸
B.在三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Y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C.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X>Y>Z
D.Z的单质与 Fe 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中,铁元素显+3价
5.
下列各组物质,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
A.SO2和SiO2B.CO2和H2S
C.NaCl和HClD.CCl4和KCl
6.
检验 SO2气体中是否混有 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通过品红溶液
B.通过澄清石灰水
C.先通过足量酸性 KMnO4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D.先通过 NaOH 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7.
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用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除去 MnO2固体中的 KCl
B.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C.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
D.用过滤的方法除去 NaCl 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
8.
已知:KClO3+6HCl(浓)===KCl+3Cl2↑+3H2O.如图所示,将少量试剂分别放入培养皿中的相应位置,实验时将浓盐酸滴在 KClO3晶体上,并用表面皿盖好。下表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完全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现象
结论
A
滴有 KSCN 的 FeCl2溶液变红色
Cl2具有还原性
B
滴有酚酞的 NaOH 溶液褪色
Cl2具有酸性
C
淀粉 KI 溶液中变蓝色
Cl2具有氧化性
D
石蕊溶液先变为红色后褪色
Cl2具有漂白性
 
A.AB.BC.CD.D
9.
某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 Fe3+、Cu2+、Ag+三种金属离子,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对废液进行处理,以回收金属,保护环境。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沉淀A中含有2种金属单质
B.可用 KSCN 溶液来检验溶液B中所含的金属离子
C.溶液 A 若只经过操作③最终将无法得到沉淀C
D.操作①②③中都需要用到玻璃棒、漏斗
10.
下列图示装置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图 1 配制稀硫酸
B.图 2 食盐水制得食盐晶体
C.图 3 比较苏打和小苏打的热稳定性
D.图 4 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 SO2
11.
下列仪器使用前要检漏的是(   )
A.B.C.D.
12.
对于某些常见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氯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Ag+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13.
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含硫燃料预先进行脱硫处理能从根本上防止硫酸型酸雨的产生
B.NaHCO3是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C.光导纤维的主要材质是硅
D.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应密封保存
14.
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下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

已知:MgCl2· 6H2O 受热生成 Mg(OH)Cl 和 HCl 气体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将石灰水加入到海水中得到 Mg(OH)2沉淀
B.在过程②中将 MgCl2 · 6H2O 灼烧即可制得无水 MgCl2
C.在第③、④、⑤步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D.制取 NaHCO3的反应是利用其溶解度小于 NaCl

2.填空题(共1题)

15.
下表列出了①~⑥六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
 
ⅠA
 
 
0
1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3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⑴元素②的单质电子式是_________。
⑵元素⑤与⑥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较(填化学式):_________。
⑶这六种元素中,位于第三周期且原子半径最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
⑷这六种元素中,能与氧结合,生成物可做耐火材料的是(填元素符号)_________。
⑸在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元素③的单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再通入元素⑥的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题(共1题)

16.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

请回答:
⑴ 装置 A 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⑵ 装置 D 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最好是下列哪种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
a.NaOH 溶液    b.NaCl 溶液    c.H2O    d.NH4Cl 溶液
⑶ 装置 B 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 D 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旋塞 K 并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 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 B 中现象是_________。B 中应放置的液体是(填字母)_________。
a.水 b.酸性 KMnO4溶液    c.饱和 NaHSO3溶液    d.浓溴水
⑷ 实验中,取一定质量的铜片和一定体积 18 mol·L—1 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______。
②下列药品中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物质是_________(填字母)。
a.BaCl2溶液    b.锌粉    c.紫色石蕊试液    d.滴有酚酞的 NaOH 溶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