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三校2018届高三联合测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922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4

1.综合题(共1题)

1.
I、在下列物质转化中A是一种正盐,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E是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当X是强酸时,A、B、C、D、E均含同一种元素;当X是强碱时,A、B、C、D、E均含另外的同一种元素。请回答:
(1)A的化学式是______, Z的电子式是______。
(2)当X是强酸时,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当X是强碱时,写出E的稀溶液和铜反应生成C的离子方程式:_____。
II、在FeSO4溶液中加入(NH4)2SO4固体可制备摩尔盐晶体[(NH4)2SO4·FeSO4·6H2O]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92),该晶体比一般亚铁盐稳定,不易被氧化,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4)为了洗涤(NH4)2SO4·FeSO4·6H2O粗产品,下列方法中最合适的是____(填字母代号)。
A.用冷水洗 B.先用冷水洗,后用无水乙醇洗
C.用30%的乙醇溶液洗 D.用90%的乙醇溶液洗
(5)为了测定产品的纯度,称取a g产品溶于水,配制成500mL溶液,用浓度为c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每次所取待测液体积均为25.00mL,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消耗高锰酸钾溶液体积/mL
25.52
25.02
24.98
 
①上表中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数据明显大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无气泡,滴定结束有气泡
B.第一次滴定用的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过,后两次未润洗
C.该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有部分变质,浓度降低
D.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
②通过实验数据计算的该产品纯度为_____(用字母ac表示)。

2.单选题(共4题)

2.
三位分别来自法国、美国、荷兰的科学家,因研究“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而获得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纳米分子机器日益受到关注,机器的“车轮”常用组件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④互为同分异构体B.①②③④均属于烃
C.①③均能发生加成反应D.①②③④的一氯代物均只有1种
3.
以下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F2在暗处遇H2即爆炸,I2在暗处遇H2几乎不反应
B.“NO2球”在冷水中颜色变浅,在热水中颜色加深
C.氯原子与钠原子形成离子键,与硅原子形成共价键
D.H2O在4000℃以上开始明显分解,H2S用酒精灯加热即可完全分解
4.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解释或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或解释
A
将0.1 mol·L-1MgSO4溶液滴入过量NaOH溶液,再滴加几滴0.1 mol·L-1CuSO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有蓝色沉淀生成
Ksp[Cu(OH)2]<Ksp[Mg(OH)2]
B
将一片铝箔置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铝箔熔化但不滴落下来
铝箔表面有致密Al2O3薄膜,且Al2O3
熔点高于Al
C
向新收集的酸雨中滴加硝酸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酸雨中一定含有SO42-
D
取久置的Na2O2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
Na2O2没有变质
 
A.AB.BC.CD.D
5.
化学与生活、科学、技术、社会及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铁胶体、淀粉溶液均具有丁达尔效应
B.家用天然气中,不需要添加有特殊臭味的气体
C.“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
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