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9181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9

1.综合题(共2题)

1.
有机玻璃(PMMA)广泛应用于生活。以石油化工产品A为主要原料合成PMMA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部分产物和条件省略):

(1)B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2)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________组峰,峰面积之比为________。
(3)由E生成G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G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
(4)写出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T是G的同分异构体,1molT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最多生成4molAg。T的结构有________种(不含立体结构)。
(6)参照上述流程,以为原料(其他原料自选),设计合成的路线:_______。
2.
已知钒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存在多种离子形式:V2+(紫色)、V3+(绿色)、VO2+(蓝色)、VO2+(黄色)、VO43-(无色)、V5O143-(红棕色)等。
(1)如果向酸性的VSO4溶液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是:紫色→绿色(I)→蓝色→绿色(Ⅱ)→黄色。则出现绿色(I)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酸性(VO2)2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pH,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先出现红棕色,继续加入NaOH溶液,最终变为无色。写出(VO2)2SO4生成红棕色溶液,红棕色溶液变为无色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VO2+的溶液中加入氨水可以得到NH4VO3(微溶于水);NH4VO3受热最终会分解生成钒的氧化物。
①室温下,NH4VO3在水中的Ksp曲线如图Ⅰ所示,则其值为________。
  
②热重分析可探究化学变化的历程,某研究小组取234gNH4VO3进行探究,焙烧过程中固体质量的减小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Ⅱ所示,则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4)已知2VO2++H2C2O4+2H+=2VO2++2CO2↑+2H2O。用硫酸酸化的H2C2O4溶液测定(VO2)2SO4溶液中钒含量的步骤为:取10.0mL0.1mol·L-1H2C2O4溶液于锥形瓶中,将待测液盛放在滴定管中;滴定到终点时,消耗待测液的体积为10.0mL.
①是否需要加入指示剂?________________。
②(VO2)2SO4溶液中钒的含量为________g·L-1

2.推断题(共1题)

3.
前四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A原子核外电子占据3个轨道,基态B原子核外电子占据3个能级且每个能级上电子数相等,C的双原子单质分子中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为1:2,D的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之和等于4;基态E原子核外有6个未成对电子。
(1)基态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基态D原子核外电子占据的能量最高的能级符号为_____________。
(2)A元素的各级电离能如下:
能级(I)
I1
I2
I3
I4
I5
电离能/kJ·mol-1
800.6
2427
3660
25026
32827
 
分析上表数据知,相邻两个电子的电离能中,I3和I4之间差异最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A、B、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其原因是________。
(4)氯元素与A、B、C元素组成的共价分子ACl3、BCl4、CCl3中,中心原子采用sp3杂化、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的是_______(填分子式)。
(5)(DC)4为热色性固体,且有色温效应。低于-30℃时为淡黄色,室温下为橙黄色,高于100℃时为深红色。在淡黄色→橙黄色→深红色的转化中,破坏的作用力是____;在常压下,(DC)4高于130℃分解为相应的单质,这一变化中破坏的作用力是_______。在B、C、D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______(填分子式,下同),常与Cu2+、Zn2+、Ag+等形成配离子的是_______________。
(6)A、C形成立方晶体,晶体结构类似金刚石,如图所示。已知:该晶体密度为ρg·㎝-3,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①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②在该晶体中,A与C形成共价键的键长(d)为_____pm。

3.单选题(共5题)

4.
某烃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它的二氯代物有(不考虑立体结构)(   )
A.9种B.10种C.11种D.12种
5.
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NaCN+NaBrB.+Br2
C.+CH3OH+H2OD.  +H2O
6.
a、b、c、d为常见短周期主族元素,a2-、b+、c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b、c、d位于同周期,b、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相互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一定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Ⅷ族B.简单离子的半径:a2->b+>c3+
C.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比c强D.a能分别与b、c组成离子化合物
7.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制备Al(OH)3
在烧碱溶液中滴加少量Al2(SO4)3溶液
B
制备无水FeSO4
在空气中蒸干FeSO4溶液
C
除去CO2中少量SO2
将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饱和NaHCO3溶液、足量的浓硫酸
D
验证新制氯水中含有Cl2
在新制氯水中滴加KI淀粉溶液
 
A.AB.BC.CD.D
8.
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B.二氧化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C.实验室中经过滤可得到纳米碳酸钙固体D.聚乙烯可作食品包装材料

4.实验题(共1题)

9.
工业上用氧化铝与焦炭在氮气流中加强热制备氮化铝(AlN),氮化铝样品中含少量Al4C3、C、Al2O3杂质。某实验小组拟测定a g氮化铝样品中Al4C3含量。
已知:a.AlN、Al4C3都能与水反应,分别生成NH3、CH4
b.CH4还原氧化铜:CH4+4CuO4Cu+CO2+2H2O。

(1)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气流从左至右填写对应字母)。
(2)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N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l4C3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下列操作步骤:
①缓慢向A中通入一定量的N2
②称量B中玻璃管质量(含试剂),按顺序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样品放入烧瓶中;
③点燃B处酒精灯;
④再次称量B中玻璃管质量(含试剂);
⑤从分液漏斗中缓慢滴入稀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⑥再次缓慢通入一定量的N2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若操作③与操作⑤顺序颠倒,将导致测得的Al4C3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设计实验证明A中有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测得B中固体质量减少b g,则样品中Al4C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100%。
(6)通过测定C中生成BaCO3的质量可以确定甲烷与氧化铜反应是否有CO生成。实验完毕后,测得B中固体质量减少b g;对C中混合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当m(BaCO3)=________g时(用含b的表达式表示),表明氧化产物只有CO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