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29860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8

1.推断题(共1题)

1.
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部分性质及转化关系如下图:

请回答:
(1)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A.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  C.氧化反应  D.还原反应
(3)写出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烃X与B是同系物,分子中碳与氢的质量比为36:7,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现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适量溴水,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

有关X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相同条件下,X的密度比水小
B.X的同分异构体共有6种
C.X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
D.实验后试管2中的有机层是上层还是下层,可通过加水确定

2.单选题(共13题)

2.
在一块表面无锈的铁片上滴食盐水,放置一段时间后看到铁片上有铁锈出现,铁片腐蚀过程中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2Fe+2H2O+O2===2Fe(OH)2,Fe(OH)2进一步被氧气氧化为Fe(OH)3,再在一定条件下脱水生成铁锈,其原理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片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
B.铁片腐蚀最严重区域应该是生锈最多的区域
C.铁片腐蚀中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2H2O+O2+4e===4OH
D.铁片里的铁和碳与食盐水形成无数微小原电池,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和为同一物质
B.CH3CH2CH2CH3互为同素异形体
C.的名称为3-甲基丁烷
D.CH3CH2OH和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互为同系物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下,1 mol CH4最多能与4 mol Cl2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中物质的量最多的是CCl4
B.苯与液溴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
C.甲烷与乙烯混合物可通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离
D.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独立的碳碳双键,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5.
有关苯的结构和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B.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C.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D.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反应生成硝基苯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纯碱可用于去除物品表面的油污B.用淀粉碘化钾试纸鉴别碘水和溴水
C.植物秸秆可用于制造酒精D.二氧化硫可用于漂白纸浆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硬脂酸甘油酯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高分子化合物
B.含淀粉或纤维素的物质可以制造酒精
C.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鸡蛋清凝聚,蛋白质变性
D.不同种类的氨基酸能以不同的数目和顺序彼此结合,形成更复杂的多肽化合物
8.
Q、X、Y和Z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这4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Q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性质,Q与Z可形成化合物QZ4
B.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
C.X、Y和氢3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都只有共价键
D.Y的原子半径比X的大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aCl2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所以CaCl2属于离子化合物
B.H2O汽化成水蒸气、分解为H2和O2,都需要破坏共价键
C.C4H10的两种同分异构体因为分子间作用力大小不同,因而沸点不同
D.水晶和干冰都是共价化合物,均属于原子晶体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F2晶体中的化学键是共价键
B.某物质在熔融态能导电,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C.N2和Cl2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D.干冰是分子晶体,其溶于水生成碳酸的过程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11.
下列仪器名称为“漏斗”的是( )
A.B.C.D.
12.
某溶液X中仅可能含有K+、Na+、Fe2+、Fe3+、SO42-、CO32-、I-、Cl-中的一种或多种,且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同。现进行下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溶液X中Na+、Cl-一定有
B. 溶液Y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没有沉淀
C. 该溶液可能是硫酸亚铁、碘化钾和氯化钠溶于水后得到的
D. 原溶液X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后,再滴加少量的次氯酸钠溶液后溶液呈血红色
13.
氯酸钾是常见的氧化剂,用于制造火药、烟火,工业上用石灰乳氯化法制备氯酸钾的流程如下

己知:氯化过程主要发生反应6Ca(OH)2+ 6Cl25CaCl2+Ca(ClO3)2+6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生产氯气的方法是电解饱和食盐水
B.由制备流程可知:KClO3的溶解度大于Ca(ClO3)2的溶解度
C.向热的滤液中加入稍过量的氯化钾,溶解后进行冷却,有大量氯酸钾晶体析出
D.氯化过程需要控制较高温度,其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和减少Cl2与Ca(OH)2之间的副反应
14.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的气化B.天然气的燃烧C.烃的裂解D.石油的分馏

3.实验题(共1题)

15.
实验室制乙酸乙酯得主要装置如图中A所示,主要步骤①在a试管中按2∶3∶2的体积比配制浓硫酸、乙醇、乙酸的混合物;②按A图连接装置,使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b试管所盛的饱和碳酸钠溶液中;③小火加热a试管中的混合液;④等b试管中收集到约2 mL产物时停止加热。撤下b试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其中液体分层;⑤分离出纯净的乙酸乙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④中可观察到b试管中有细小的气泡冒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2)分离出乙酸乙酯层后,经过洗涤杂质;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______。
A.P2O5B.无水Na2SO4C.碱石灰D.NaOH固体
(3)为充分利用反应物,该同学又设计了图中甲、乙两个装置(利用乙装置时,待反应完毕冷却后,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提取烧瓶中的产物)。你认为更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