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碳元素是形成单质及其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碳元素可形成多种不同形式的单质,下列是几种单质的结构图
a
b
c
观察上述结构,判断a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b对应的物质是_______,
c是C60的分子结构模型,在每个C60分子中形成的σ键数目为__________。
(2)在C60单质中,微粒之间的作用力为_______________,C60能与金属钾化合生成具有超导性的K3C60,在K3C60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3,则K3C60属于________晶体。
(3)CO是碳元素的常见氧化物,分子中C原子上有一对孤对电子,与N2互为等电子体,则CO的结构式为_______;写出另一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化学式______。
(4)CO可以和很多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金属镍粉在CO气流中轻微地加热,可生成液态的Ni(CO)4,用配位键表示Ni(CO)4的结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基态Ni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
(5)科学发现,C和Ni、Mg元素的原子形成的晶体也具有超导性,其晶胞的结构特点如右图,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C、Ni、Mg三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___。

(6)碳的氢化物甲烷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其中可燃冰是有待人类开发的新能源。可燃冰是一种笼状结构,CH4分子存在于H2O分子形成的笼子中(如右图所示)。两种分子中,共价键的键能___;CH4分子与H2O分子的分子量相差不大,但两种物质的熔沸点相差很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碳元素可形成多种不同形式的单质,下列是几种单质的结构图
a



观察上述结构,判断a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b对应的物质是_______,
c是C60的分子结构模型,在每个C60分子中形成的σ键数目为__________。
(2)在C60单质中,微粒之间的作用力为_______________,C60能与金属钾化合生成具有超导性的K3C60,在K3C60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3,则K3C60属于________晶体。
(3)CO是碳元素的常见氧化物,分子中C原子上有一对孤对电子,与N2互为等电子体,则CO的结构式为_______;写出另一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化学式______。
(4)CO可以和很多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金属镍粉在CO气流中轻微地加热,可生成液态的Ni(CO)4,用配位键表示Ni(CO)4的结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基态Ni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
(5)科学发现,C和Ni、Mg元素的原子形成的晶体也具有超导性,其晶胞的结构特点如右图,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C、Ni、Mg三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___。

(6)碳的氢化物甲烷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其中可燃冰是有待人类开发的新能源。可燃冰是一种笼状结构,CH4分子存在于H2O分子形成的笼子中(如右图所示)。两种分子中,共价键的键能___;CH4分子与H2O分子的分子量相差不大,但两种物质的熔沸点相差很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氮是地球上极为丰富的元素。
(1)N2是大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由于分子中键能很大,所以性质稳定。已知N≡N的键能为946 kJ·mol-1,N—N单键的键能为193 kJ·mol-1。
计算:N2分子中“π”键的键能约为 ;
结论:N2分子中“σ”和“π”键的稳定性 。
(2)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为了消除污染,科研人员设计了同时消除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方法,其工艺流程如下:

其中清除室、分解室发生的反应如下:
清除室:NO + NO2= N2O3N2O3+ 2H2SO4= 2NOHSO4+ H2O
分解室:4NOHSO4+ O2 + 2H2O = 4H2SO4+ 4NO2
回答下列问题:
Ⅰ.①和②分别为(写化学式) 、 ;
Ⅱ.氧化室发生的反应是 ;
(3)金属氮化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学物质,有着特殊的用途。某金属离子(M+)与N3—形成的晶体结构如右图所示。其中M+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它M+的符号是 ,与同一个N3-相连的M+有 个。

(4)NH3既是重要的工业产品,又是主要的工业原料。以NH3为原料生产硝酸铵的过
程如下:

其中反应②为:4NO+3O2+2H2O=4HNO3原料气为氨气和空气的混合物,假设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0.2。
Ⅰ.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若不考虑副反应且各步反应均完全,生产过程中原料气中的氨气(不包含第③步被硝酸吸收的氨气)和空气中氧气恰好全部转化为硝酸,则原料气中制备硝酸的氨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
Ⅱ.若实际生产中,反应①中氨的转化率(或利用率)为70%,反应②中NO的转化率为90%,反应③中氨和硝酸均完全转化。则生产硝酸的氨气占所用氨气总量的体积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N2是大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由于分子中键能很大,所以性质稳定。已知N≡N的键能为946 kJ·mol-1,N—N单键的键能为193 kJ·mol-1。
计算:N2分子中“π”键的键能约为 ;
结论:N2分子中“σ”和“π”键的稳定性 。
(2)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为了消除污染,科研人员设计了同时消除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方法,其工艺流程如下:

其中清除室、分解室发生的反应如下:
清除室:NO + NO2= N2O3N2O3+ 2H2SO4= 2NOHSO4+ H2O
分解室:4NOHSO4+ O2 + 2H2O = 4H2SO4+ 4NO2
回答下列问题:
Ⅰ.①和②分别为(写化学式) 、 ;
Ⅱ.氧化室发生的反应是 ;
(3)金属氮化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学物质,有着特殊的用途。某金属离子(M+)与N3—形成的晶体结构如右图所示。其中M+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它M+的符号是 ,与同一个N3-相连的M+有 个。

(4)NH3既是重要的工业产品,又是主要的工业原料。以NH3为原料生产硝酸铵的过
程如下:

其中反应②为:4NO+3O2+2H2O=4HNO3原料气为氨气和空气的混合物,假设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0.2。
Ⅰ.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若不考虑副反应且各步反应均完全,生产过程中原料气中的氨气(不包含第③步被硝酸吸收的氨气)和空气中氧气恰好全部转化为硝酸,则原料气中制备硝酸的氨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
Ⅱ.若实际生产中,反应①中氨的转化率(或利用率)为70%,反应②中NO的转化率为90%,反应③中氨和硝酸均完全转化。则生产硝酸的氨气占所用氨气总量的体积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单选题- (共5题)
3.
已知氨气分子和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分别为三角锥形和正四面体,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两种分子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不同 |
B.两种分子中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不同 |
C.NH3分子中存在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 |
D.氨气分子之间和甲烷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类型不同 |
4.
已知由三种元素构成的四种物质存在下列反应,其中a的分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组成a分子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小于10,组成b分子的元素为第三周期的元素。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四种分子中的化学键均是极性键 | B.a、c分子中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
C.四种分子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 | D.b、d分子中共价键的键能b大于d |
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C60溶于CS2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 |
B.两种元素组成的分子中一定只有极性键 |
C.分子中原子的组成和排列相同则一定是同一种分子 |
D.冰结构中(如图)每个水分子可以和二个水分子形成氢键 |

7.
化学学科在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等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行低碳经济是控制温室效应的措施之一 |
B.向燃料煤中加入生石灰,可减少酸雨的发生 |
C.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是解决赤潮问题的主要途径 |
D.依据绿色化学思想设计化学工艺流程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3.选择题- (共3题)
4.实验题- (共1题)
11.
二氯化二硫(S2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作橡胶硫化剂,改变生橡胶受热发粘、遇冷变硬的性质。查阅资料可知S2Cl2具有下列性质:
向熔融的硫中通以干燥、纯净的C12即可生成S2C12。下图是实验室制备S2Cl2的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 ,导管F除导气外还起的作用是 ;
(2)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开始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发现浓盐酸流出少量后即难以下滴,经检查分
液漏斗活塞没有堵塞,你认为应采取的措施是 ;
(4)装置C中的试剂是 ;如果缺少D装置,则对实验的影响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5)如果在加热E时温度过高,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 ;为了提高S2C12的纯度,关键的操作是控制好温度和 。
(6)设计装置H的目的是 ;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是 。
物理性质 | 色态 | 挥发性 | 熔点 | 沸点 | |
金黄色液体 | 易挥发 | -76℃ | 138℃ | | |
化学性质 | 300 ℃以上完全分解 | ||||
S2Cl2+Cl2![]() | | ||||
遇水反应生成SO2、S等产物 | |
向熔融的硫中通以干燥、纯净的C12即可生成S2C12。下图是实验室制备S2Cl2的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 ,导管F除导气外还起的作用是 ;
(2)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开始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发现浓盐酸流出少量后即难以下滴,经检查分
液漏斗活塞没有堵塞,你认为应采取的措施是 ;
(4)装置C中的试剂是 ;如果缺少D装置,则对实验的影响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5)如果在加热E时温度过高,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 ;为了提高S2C12的纯度,关键的操作是控制好温度和 。
(6)设计装置H的目的是 ;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