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7题)
7.
如图可表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到C的过程是体外受精过程,则对已取得的精子必须先进行{#blank#}1{#/blank#} 处理,若需获取卵细胞一般要对雌性个体注射{#blank#}2{#/blank#} ,使其{#blank#}3{#/blank#} .若此过程是体内受精过程,则胚胎发育到{#blank#}4{#/blank#} 阶段可进行冲卵.
(2)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在A、B到C的过程中,A细胞为骨髓瘤细胞,B细胞为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那么D细胞称为{#blank#}5{#/blank#} 细胞,这种细胞的特点是{#blank#}6{#/blank#} .从融合细胞中选择出它的方法是在特定的{#blank#}7{#/blank#} 培养基中培养,筛选出该类细胞后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可获得数量足够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3)若A、B细胞为植物细胞,降解细胞壁的酶可能是{#blank#}8{#/blank#} 酶.A、B到C细胞的过程中,常用的物理方法是{#blank#}9{#/blank#} .
2.单选题- (共2题)
9.
C、N、S元素都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元素,它们在自然界的平衡已受到较大的破坏.C、N、S元素在地球大气圈、岩石圈、水系、生物圈等的循环过程中会产生的物质是①HNO3 ②CO2 ③糖类 ④CH4 ⑤SO2 (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②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②
3.填空题- (共5题)
10.
硅和氮均是自然界含量丰富的元素,其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环境、能源及材料科学中有着重要影响和广泛应用.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向大气中排放NOx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有 .(答两点)已知足量NaOH溶液能完全吸收NO2生成氮的两种含氧酸盐(氮为+3、+5价).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 光导纤维的作用,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精彩, 是制备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
(3) 氮化硅陶瓷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化学式为 ,可由硅粉(用Al2O3和Y2O3作助剂)在氮气中高温烧结而成,氮气在反应中既是反应物,同时又起了
作用.由于使用的硅粉表面含二氧化硅,在反应中需加入碳粉.在烧结过程中,二氧化硅、碳、氮气以物质的量之比3∶6∶2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硅燃烧放出大量热量,“硅能源”有望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新能源.与“氢能源”比较“硅能源”具有 等更加优越的特点,从而得到全球的关注和期待.
(1) 向大气中排放NOx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有 .(答两点)已知足量NaOH溶液能完全吸收NO2生成氮的两种含氧酸盐(氮为+3、+5价).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 光导纤维的作用,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精彩, 是制备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
(3) 氮化硅陶瓷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化学式为 ,可由硅粉(用Al2O3和Y2O3作助剂)在氮气中高温烧结而成,氮气在反应中既是反应物,同时又起了
作用.由于使用的硅粉表面含二氧化硅,在反应中需加入碳粉.在烧结过程中,二氧化硅、碳、氮气以物质的量之比3∶6∶2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硅燃烧放出大量热量,“硅能源”有望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新能源.与“氢能源”比较“硅能源”具有 等更加优越的特点,从而得到全球的关注和期待.
11.
(12分)A~G各物质间的关系如下图,其中B、D为气态单质。
MnO2①Fe点燃
MnO2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和E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可选用不同的A进行反应①,若能在常温下进行,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若只能在加热情况下进行,则反应物A应为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配制的F溶液应加入________以防止其转化为G。检验G溶液中阳离子的常用试剂
是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nO2①Fe点燃
MnO2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和E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可选用不同的A进行反应①,若能在常温下进行,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若只能在加热情况下进行,则反应物A应为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配制的F溶液应加入________以防止其转化为G。检验G溶液中阳离子的常用试剂
是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已知盐酸加到品红溶液中,由于酸性增强使品红溶液的红色加深。试推测:
(1)向品红溶液中通入过量SO2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 ____;
加热后的现象为____ ____。
(2)向品红溶液中通入过量Cl2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 ____;
加热后的现象为____ _____。
(3)向品红溶液中通入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SO2和Cl2后现象________。
(1)向品红溶液中通入过量SO2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 ____;
加热后的现象为____ ____。
(2)向品红溶液中通入过量Cl2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 ____;
加热后的现象为____ _____。
(3)向品红溶液中通入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SO2和Cl2后现象________。
13.
浓硫酸和碳在加热的情况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CO2↑+2SO2↑+2H2O为了验证反应的各种生成物,用如图Ⅰ装置进行实验。

图Ⅰ
(1)图Ⅰ中A处是完成实验中的必要装置,它是下列图Ⅱ所示中的(填编号)_________;

图 Ⅱ
(2)C装置中应盛的试剂为足够_______________,其作用__________;
(3)能够确定存在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Ⅰ
(1)图Ⅰ中A处是完成实验中的必要装置,它是下列图Ⅱ所示中的(填编号)_________;

图 Ⅱ
(2)C装置中应盛的试剂为足够_______________,其作用__________;
(3)能够确定存在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单选题:(2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