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四川省德阳市“一诊”考试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7148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推断题(共1题)

1.
已知X、Y、Z、M、W、R是前四周期中的六种元素。X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是一个质子,Y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2s22p2,Z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无色气体且Z原子的单电子个数是同周期元素原子中最多的。
(1)24R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图是 ,ZO3的空间构型是
(2) Z、M、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Y、Z、W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元素符号)
(3) Ne与Wn的电子数相同,W所在族的各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均显酸性,则该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 。(填化学式)
(4)ZX4W在物质中,各种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 。(填字母编号)
A.非极性共价键
B.极性共价键
C.配位键
D.离子键 E.氢键
 

2.工业流程(共1题)

2.
重铬酸钠(Na2Cr2O7•2H2O)俗称红矾钠,在工业上有广泛用途。我国目前主要是以铬铁矿(主要成份为FeO•Cr2O3,还含有Al2O3、MgO、SiO2等杂质)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①中涉及的主要反应有:
主反应:4FeO•Cr2O3+8Na2CO3+7O28Na2CrO4+2Fe2O3+8CO2
副反应:SiO2+Na2CO3Na2SiO3+CO2↑、Al2O3+Na2CO32NaAlO2+CO2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
沉淀物
Al(OH)3
Fe(OH)3
Mg(OH)2
Cr(OH)3
完全沉淀时溶液pH
4.7
3.7
11.2
5.6
 
试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中反应是在回转窑中进行,反应时需不断搅拌,其作用是___________。
(2)③中调节pH至4.7,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⑤中加硫酸酸化的目的是使CrO42转化为Cr2O72,请写出该平衡转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称取重铬酸钠试样2.5000g配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于碘量瓶中,加入10mL 2mol•L1H2SO4和足量NaI(铬的还原产物为Cr3+),放于暗处5min,然后加入100mL水,加入3mL淀粉指示剂,用0.120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已知:I2+2S2O32=2I+S4O62
①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实验中共用去Na2S2O3标准溶液40.00ml,所得产品的中重铬酸钠的纯度为(设整个过程中其它杂质不参与反应)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6题)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装置甲可防止铁钉生锈
②装置乙可除去乙烯中混有的乙炔
③装置丙可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④装置丁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⑤ 装置戊可用于收集H2、CO2、Cl2、HCl、NO2等气体
A.①③⑤B.③⑤C.①②④D.③④
4.
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钡、碳酸氢钠等均可作为抗酸药物使用
B.铁、碘都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
C.将甲醛稀溶液用于新鲜蔬菜的保鲜
D.明矾作净水剂是利用其水解产物的消毒作用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2+的半径小于N3的半径
B.H2O比H2S稳定是因为H2O中存在分子间氢键
C.SiO2因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O2,所以SiO2的熔点高于CO2
D.由原子构成的晶体一定是原子晶体
6.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Mg2+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
B.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C.Na2S的电子式:
D.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7.
下列各项中所描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A.NaCl晶体和晶体NaF的晶格能
B.等物质的量的CO2分子和分子CH2=CH2键的数目
C.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SO2与O2的转化率
D.25℃时pH=11的NaOH溶液和pH=11的Na2CO3溶液中的H+的浓度
8.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研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在其中一只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
B
证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沉淀
向2mol/L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mol/L 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mol/L FeCl3溶液
C
可以鉴别这两种溶
将Na2CO3溶液与HCl溶液相互滴加
D
测定铝箔中氧化铝的含量
取a g铝箔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将逸出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后,测其体积为bL(标准状况下)
 
A.AB.BC.CD.D

4.选择题(共5题)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传统美学所讲的“意象说”主张“美在意象”:美在“象”外之“意”,言外之情。任何一件美的文艺作品,其本身或为声色,或为言词,都是有“象”的(“在场的东西”)。能体悟到“象外之意”“词外之情”,就是一种美感。此种美不是低层次的感性美,而是深层次的意境美、精神美。

    “意象说”突破了美在声色之类的局限性,深刻地揭示了美之为美的本质内涵,不仅值得中国美学继承和弘扬,而且也值得世界美学借鉴。

    但为什么要深入到象外,才能达到此种美的境界呢?“意象说”没有做论证。我根据“万有相通”的哲学本体论认为,原因就在于,任何一件美的作品,都是作者凝聚了作品背后无尽的联系之网的结晶。这背后无尽的联系之网,说得通俗具体一点,就是指形成作品本身的背后的人、事物和社会历史背景等。我们对一件作品的欣赏,不过是把凝聚在作品这一点“在场的东西”中无尽的内涵(“不在场的东西”)展现在想象中,点点滴滴地加以玩味;不过是回归到形成作品的母源,从母源中,我们对作品获得了一种“原来如此”的醒悟,从而产生了一种满足感。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美的愉悦”“美的享受”。这种愉悦和享受不是感官的娱乐或感性的满足,而是精神上的满足,思想上的满足。

    杜甫的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为什么能引起美感?“山河在”是一点在场的东西,但形成此“在”之背后的东西,则是什么都“不在”。正是这什么都“不在”构成这“在”的内涵(此即司马光的解读:“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我们欣赏这诗句时,就回归到这“在”的母源——什么都“不在”,自然倍感凄凉。但这里的凄凉绝非现实生活中的凄凉可以比拟,它是审美意义下的凄凉,它超越了现实生活中凄凉的现实性,给欣赏者引发了一种对“在”的内涵的醒悟,这种醒悟就是审美的愉悦感,给人以“美的享受”。梵·高的画《农鞋》,为什么能引起人的美感?海德格尔做了生动的说明:是农鞋这点“在场的东西”引发观赏者回归到了其背后一系列“不在场的东西.’_一农夫为了面包而日日夜夜地在崎岖的道路上奔波,一年四季风风雨雨对农夫的摧残,以至社会的贫穷、落后、不公,等等,这些都是构成农鞋上几个破洞的母源。观赏者正是从这一回归中获得了某种醒悟,从而也得到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满足。我们经常爱用“玩味无穷”这样的字眼来形容我们对一件优秀作品的欣赏。“玩味”之所以能达到“无穷”的地步,其根源就在于隐藏在作品背后“不在场的东西”是“无穷的”。

    中国传统文化重含蓄之美,其实就是把作者的情或意隐藏在作品的表面形象或言词背后,让鉴赏者自己去领会、体悟,从而获得一种醒悟的满足感。

(摘编自张世英《美是“玩味无穷”的精神愉悦》)

1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茅台酒产于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该镇独特的传统工艺、水文环境、气候条件和微生物群落造就了茅台酒。茅台镇小酒厂较多,2000多个白酒品种中,真正具有市场竟争力的只有五六十个,且产量较低。为扩大白酒生产规摸,茅台镇不仅将混居在茅台酒厂内及周边1.6万居民迁出安置在新城,还坚持向山区要地,发展工业梯田,建成了年产值超过600亿元的名酒工业园区。近年,白酒市场波动性较大,下图示意茅台镇地理位置及周边地形。

11.

下图示意南美阿塔卡马沙漠沿南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中A地每年有很长时间被厚厚的雾层笼罩,空气潮湿黏滞。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13.

每年的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下面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日”徽标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5.填空题(共1题)

14.
生物质能是一种洁净、可再生能源。生物质气(主要成分为CO、CO2、H2等)与混合,在含有Zn、Cu等元素的催化剂条件下能合成一种生物质能——甲醇。
(1)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2) CO2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杂化。
(3)按电子排布Zn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 区,
其晶体属于六方最密堆积,它的配位数是   
(4)Cu的一种氯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空心球代表氯离子),则一个晶胞中所含的数目是

6.实验题(共1题)

15.
未来生活中金属钛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如可在催化剂TiO2作用下,先用NaClO将CN(毒性很强)氧化成CNO,再在酸性条件下继续被NaClO氧化成N2和CO2。环保工作人员在密闭系统中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处理方法的有效性,并通过测定二氧化碳的量确定CN被处理的百分率。

将浓缩后含CN离子的污水与过量NaClO溶液的混合液共200mL(其中CN的浓度为0.05mol·L-1)倒入甲中,塞上橡皮塞,一段时间后,打开橡皮塞和活塞,使溶液全部放入乙中,关闭活塞。回答下列问题:
(1)乙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中生成的气体除N2和CO2外,还有HCl及副产物Cl2等,上述实验是通过测定二氧化碳的量来确定对CN的处理效果。则丙中加入的除杂试剂是______(填字母)。
a.饱和食盐水 b.饱和NaHCO3溶液 c.浓NaOH溶液 d.浓硫酸
(3)丁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戊中盛有含Ca(OH)20.02mol的石灰水,若实验中戊中共生成0.82 g沉淀,则该实验中测得CN被处理的百分率等于________,请说明该测得值与实际处理的百分率相比偏高还是偏低_________?简要说明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提出一个能提高准确度的建议(要有可操作性,不宜使操作变得过于复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5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