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7040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工业流程(共1题)

1.
工业上利用含有一定浓度的I2和CuSO4溶液的工业废水制备饲料添加剂Ca(IO3)2,其生产流程如下:

已知:Ca(IO3)2微溶于水,溶于硝酸;Ksp(CuI)=1.1×10-12, Ksp(Cu2S)=2.5×10-48
氧化性: HNO3>IO3>H2O2
(1)“还原”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3+I2= + 2NaI。
(2)在还原过程还伴随有CuI生成,写出加入Na2S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在氧化过程中先加入H2O2再加入浓硝酸,而不直接加入浓硝酸的目的是   
(4)加入的石灰乳在溶液中反应而得到Ca(IO3)2,则要调节pH至    (填“酸性” 或“中性”或“碱性”),原因是
(5)Ca(IO3)2也可用电化学氧化法制取:先充分电解KI溶液,然后在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CaCl2,最后过滤得到Ca(IO3)2。写出电解时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用该方法制取Ca(IO3)2,每1kg碘化钾理论上可生产纯度为97.8%Ca(IO3)2的质量为     ____kg(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推断题(共1题)

2.
芳香醛与活性亚甲基化合物的缩合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有重要应用,化合物III是医药中间体,其合成方法如下:
反应①:
化合物Ⅱ也可以由化合物IV(C3H6Cl2)经以下途经合成:

(1)化合物II的分子式为 ,1mol化合物III最多与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2)化合物IV转化为化合物V的反应类型是   ,化合物V和化合物VII能形成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写出该聚酯的结构简式
(3)由化合物VI转变成化合物VII分两步进行,其中第一步是由化合物VI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反应,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4)E是化合物II的同分异构体,且E是一种链状结构,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种氢, 1mol E能与2 molNaHCO3反应,写出化合物E的结构简式 。(任写一种;不考虑顺反异构。)
(5)化合物I与化合物()在催化剂条件下也能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得到另一医药中间体,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3.选择题(共8题)

3.

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比例基本相等的原因是(  )

①男性产生X型和Y型两种精子,且比例是1:1,女性只产生一种X型卵细胞

②女性产生X型和Y型两种卵细胞,男性只产生一种X型精子

③男性产生的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相等

④女性产生的两种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⑤含X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含XY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

4.

下列生物变异的实例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5.

下列生物变异的实例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6.

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其目的是(  )

7.

下面关于人的性别遗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8.

下面关于人的性别遗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9.

进行预防接种,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

10.

进行预防接种,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

4.单选题(共3题)

11.
下列陈述Ⅰ、Ⅱ都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非金属性:Cl>S  
酸性:HClO> H2SO3  
B  
SO2有氧化性  
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
NH3.H2O为一元弱碱  
含有NH4+的水溶液均显弱碱性  
D  
锌的金属性比铁强  
海轮外壳上装锌块可减缓腐蚀  
 
A.AB.BC.CD.D
12.
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炔的化学性质与乙烯相似,也能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B.甲烷是水煤气的主要成分
C.不粘锅的原料为烃类化合物
D.葡萄糖、鸡蛋清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
13.
下列实验方法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装置I除去CO2中的SO2B.实验室用装置II制备NH3
C.用装置III制备乙烯D.装置IV比较酸性H2CO3>苯酚

5.多选题(共1题)

14.
已知:X、Y、Z、W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X:99pm Y: 154pm Z:125pm W: 117pm,X、Y、W位置如图所示(副族省略),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能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Z处于周期表的阴影位置
B.非金属性:X>W
C.X与W形成化合物熔点很高,为离子化合物
D.Y、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反应

6.实验题(共1题)

15.
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制NO并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1)写出制备NO的反应方程式
(2)收集的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变红色,这说明NO具有_____性。
(3)制备NO的步骤如下:
1按图所示连接好装置;
2取下注射器,通过U型长管加入稀硝酸至接近U型短管的铜丝
3在针头上安装好注射器,抽出U型短管中的所有空气;然后拔出注射器,并排尽注射器中的空气。
4待硝酸与铜丝分离后,用已排除空气的注射器抽出生成NO,将注射器针头插入橡皮塞中以封口。
在上述操作中遗漏的一个步骤是   ,在步骤3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   
(4)在铜丝上绑上石墨的作用是
(5)若将稀硝酸换成浓硝酸,则可制取NO2气体。请你用注射器收集NO2气体并完成“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实验探究,相关内容填在下面表格。(只完成一个影响因素的探究,其他实验用品自选)已知
2NO2(g)N2O4(g) △H <0;N2O4为无色气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分别用两支注射器收集NO2,并将注射器针头插入橡皮塞中以封口。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工业流程:(1道)

    推断题:(1道)

    选择题:(8道)

    单选题:(3道)

    多选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