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下第四次模拟理综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6746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综合题(共2题)

1.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水是生命之源,水的品质对于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山泉水进行分析化验,结果显示水的硬度为28°(属于硬水),主要含钙离子、镁离子、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请思考下列问题:
(1)该泉水属于 硬水(填写“暂时”或“永久”)。
(2)若要除去Ca2+、Mg2+可以往水中加入石灰和纯碱,试剂添加时先加 后加    ,原因是
(3)目前常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如NaR、HR来进行水的软化,若使用HR作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则水中的Ca2+、Mg2+与交换树脂的 起离子交换作用。若使用NaR作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失效后可放入5%-8% 溶液中再生。
(4)海水淡化是获得淡水的重要来源。下面是海水利用电渗析法获得淡水的原理图,已知海水中含Na+、Cl-、Ca2+、Mg2+、S等离子,电极为惰性电极。请分析下列问题:

①阳离子交换膜是指 (填A或B)。
②写出通电后阳极区的电极反应式     。阴极区的现象是:  
2.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原子序数小于36的X、Y、Z、W四种元素,其中X是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基态时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Z原子基态时2p原子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W原子4s原子轨道上有1个电子,M能层为全充满的饱和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W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Y2X2分子中Y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
(2)化合物ZX3的沸点比化合物YX4的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元素Y的一种氧化物与元素Z的一种氧化物互为等电子体,元素Z的这种氧化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Y60用做比金属及其合金更为有效的新型吸氢材料,其分子结构为球形32面体,它是由60个Y原子以20个六元环和12个五元环连接而成的具有30个Y=Y键的足球状空心对称分子。则该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_____;36gY60最多可以吸收标准状况下的氢气_____L。
(4)元素W的一种氯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该氯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该晶体中W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它可与浓盐酸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配合物HnW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推断题(共1题)

3.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奥沙拉秦是种抗菌药。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NaNO2具有强氧化性

(1)水杨酸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
(3)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整个合成路线看,设计B→C步骤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D→E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6)有机物G(结构简式见右上图)也可用于合成奥沙拉秦。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X是α-氨基酸,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这样的结构有_____种,写出一种X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

3.工业流程(共1题)

4.
氮化硅硬度大、熔点高、不溶于酸(氢氟酸除外),是一种重要的结构陶瓷材料。一种用工业硅(含少量钾、钠、铁、铜的氧化物),已知硅的熔点是1420℃,高温下氧气及水蒸气能明显腐蚀氮化硅。一种合成氮化硅的工艺流程如下:

(1)净化N2和H2时,铜屑的作用是: ;硅胶的作用是
(2)在氮化炉中3SiO2(s)+2N2(g)=Si3N4(s) △H=-727.5kJ/mol,开始时为什么要严格控制氮气的流速以控制温度:   ;体系中要通入适量的氢气是为了
(3)X可能是    (选填:“盐酸”、“硝酸”、“硫酸”、“氢氟酸”)。
(4)如何说明氮化硅产品已用水洗干净?
(5)用硅粉作硅源、叠氮化钠(NaN3)作氮源,直接燃烧生成氮化硅(发生置换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单选题(共2题)

5.
甲苯苯环上的一个H原子被—C3H6Cl取代,形成的同分异构体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9种B.12种C.15种D.18种
6.
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联系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铁酸钾处理水的原理与明矾完全相同
B.推广煤的气化和液化技术,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C.“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缆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食品安全包括限制添加剂的种类和添加的量

5.实验题(共1题)

7.
中学常采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法制取氧气,某兴趣小组经查阅资料获知:制得氧气后固体残余物中的锰酸钾(K2MnO4)具有强氧化性,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不妥善处置将造成危险。因此该小组对该残余物进行分离提纯,得到锰酸钾晶体,利用回收的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并设计实验验证氯气化学性质。

(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及弹簧夹2,观察到烧瓶壁有紫红色物质生成并逐渐消失,黄绿色气体充满烧瓶。反应结束后,烧瓶内有黑色固体残余,写出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该小组利用装置C吸收氯气制备漂白粉。
①C中盛装的试剂为   
②陶瓷多孔球泡的作用是
(3)测定漂白粉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称取1.5g所制漂白粉配成溶液,调节pH值并加入指示剂,用0.1000mol/LKI溶液进行滴定,三次平行实验平均每次消耗20.00ml标准液时达到滴定终点,反应原理涉及到的方程式为:
3ClO+I=3Cl+ IO3IO3+5I+3H2O=6OH+3I2
①所选的指示剂为    ,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是   
②该漂白粉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为     
(4)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及弹簧夹1,可观察到D中的现象为 ,该现象能够证明氯气有氧化性。甲同学认为取D中反应后溶液,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若有白色沉淀产生,也能证明氯气氧化了亚硫酸氢钡,你认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推断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