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659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推断题(共1题)

1.
薄荷油中含有少量的a-非兰烃可以通过下列过程制得聚丙烯酸甲酯(H):

+RˊCOOH
+CO2
(1)写出a-非兰烃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写出C—M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
(2)下面是对于A、B、C、D的性质描述,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lmol A 可与2molNaHCO3反应放出2molCO2
b.lmolB可与2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C可以发生缩聚反应
d.检验D的卤素原子种类可与NaOH水溶液共热后再加AgNO3溶液
(3)N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共有___________种(不含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4∶3∶2∶1的是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①含有一个六元环
②六元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环上每个碳原子最多只能有一个取代基
(4)E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可得到一种高级吸水树脂,写出生成该树脂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写出F→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BrCH2CH2CH2OH和甲醇也可以用来合成聚丙烯酸甲酯(H),写出合成路线___________(无机试剂任选,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AB……目标产物)。

2.单选题(共4题)

2.
一种光化学电池的结构如右图,当光照在表面涂有氯化银的银片上时,发生反应:AgCl(s) Ag(s)+Cl(AgCl), [Cl(AgCl)表示生成的氯原子吸附在氯化银表面],接着Cl(AgCl)+e→Cl(aq),若将光源移除,电池会立即回复至初始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照时,电流由Y流向X
B.光照时,当转移0.1mole-时在Pt电极上有0.05molCl2生成
C.光照时,Cl向Ag电极移动
D.光照时,电池总反应为:AgCl(s) +Cu+(aq) Ag(s)+Cu2+(aq)+Cl
3.
下列关于分子式为C4H8O2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属于酯类的有4种B.既含有羟基又含有醛基的有3种
C.存在分子中含有六元环的同分异构体D.属于羧酸类的有2种
4.
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某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图,若用原子序数代表所对应的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单质b和cB.31d和33d属于同种核素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a>eD.a和b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含共价键
5.
物质应用于其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可防止食物受潮是由于其具有吸水性
B.酸性重铬酸钾用于检查酒驾是利用其强氧化性
C.用菜籽油浸泡花椒制得花椒油的过程主要利用物理性质
D.河水中有许多杂质和有害细菌,加入明矾消毒杀菌后可以饮用

3.填空题(共1题)

6.
A、B、C、D、E代表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A、D同主族且有两种常见化合物DA2和DA3;工业上电解熔融C2A3制取单质C, B、E除最外层均只有2个电子外,其余各层全充满,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回答下列问题:
(l) B、C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_________,基态D原子价电子的轨道表达式为_______
(2) DA2分子的VSEPR模型是________。H3A比H2D熔沸点高得多的原因是_________。
(3)实验测得C与氯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实际组成为C2Cl6,其球棍模型如图所示。已知C2Cl6在加热时易升华,与过量的NaOH 溶液反应可生成Na[C(OH)4]

①C2Cl6属于_________晶体(填晶体类型),其中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杂化。
②[C(OH)4]-中存在的化学健有__________。
(4)工业上制备B的单质是电解熔融B的氯化物,而不是电解BA,原因是_________。
(5)B、C的氯化物晶格能分别是2957KJ/mol、5492KJ/mol,二者相差很大的原因是________。
(6)D与E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右图所示。

①在该晶胞中,E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
②原子坐标参数可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右图晶胞中,原子坐标参数a为(0,0,0);b为(1/2,0,1/2),c为(1/2,1/2,0).则d原子的坐标为__________。
③已知该晶胞的密度为ρg/cm3,则其中两个D,原子之间的距离为____pm(列出计算式即可)。

4.实验题(共1题)

7.
磷化氢(PH3)是一种无色剧毒气体,沸点为-89.7℃,易自燃,与空气混合爆炸,微溶于水。其制取原理类似于实验室制氨气,现用下图装置来制取磷化氢并验证其性质。

实验开始时,先从分液漏斗向盛有PH4I的圆底烧瓶中加入过量乙醚(无色液体,沸点34.5℃,微溶于水,不与Fe2(SO4)3反应),微热数分钟后再从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浓NaOH溶液继续加热。在装置C处用电热器控制温度在300℃左右,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B装置的试管中有白色蜡状固体生成;D装置的试管中Fe2(SO4)3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淡绿色,同时也有白色蜡状固体生成。请回答:
(1)按气流方向连接装置,从左到右的顺序为:
a→______→ →f
(2)检查A中虚线框内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
(3)用PH4I和烧碱反应制取PH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4)实验开始时,先向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醚并微热数分钟,其目的是__________。
(5)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装置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6)装置B、D中的现象说明PH3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碱性  B.不稳定性  C.还原性 D.酸性
(7)实验时处理尾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4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