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题)
1.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验证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 将NO2球浸泡在冰水,热水中观察颜色变化 |
B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将纯碱与足量浓盐酸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硅酸钠溶液中 |
C | 探究相同条件下,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 ml 0.01 mol/L的KMnO4酸性溶液,再分别加入0.1 mol/L H2C2O4溶液2 ml、0.2 mol/L H2C2O4 溶液2 mL, 分别记录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
D | 除去氢氧化铁中少量的氢氧化铜 | 将过量氨水加入混合物中并充分搅拌,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
A.A | B.B | C.C | D.D |
2.实验题- (共1题)
2.
天津港“8.12”爆炸事故中,因爆炸冲击导致氰化钠有少量泄漏,可通过喷洒硫代硫酸钠溶液来处理,以减轻污染。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备硫代硫酸钠,并探究硫代硫酸钠的性质及氰化钠废水的处理。
【实验一】实验室通过如下图(a)所示装置制备Na2S2O3·5H2O
已知: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b)所示,

步骤1:如图连接好装置后,检查A、C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
步骤2:加入药品,打开K1、关闭K2,加热。装置B、D中的药品可选用下列__________(填编号)
A. NaOH溶液 B.浓H2SO4 C.酸性KMnO4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
步骤3:C中混合液被气流搅动,反应一段时间后,硫粉的量逐渐减少。当C中溶液的pH在7至10时,打开K2、关闭K1并停止加热,C中溶液要控制pH的原因是__________。
步骤4:先将C中的混合液过滤,再将滤液经过加热浓缩,趁热过滤,最后将滤液__________得到产品。
【实验二】Na2 S2O3的性质及废水处理:
(1)向足量的新制氯水中滴加少量Na2 S2O3溶液,氯水颜色变浅,检查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2)氰化钠与硫代硫酸钠的反应为:NaCN + Na2S2O3=NaSCN + Na2SO3;已知:NaSCN中S为-2价,处理掉lmolNaCN,碳原子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3)废水中的CN-也可在催化剂作用下先用NaClO氧化成CNO-,再在酸性条件下继续用NaClO将CNO-氧化成两种对环境无污染的气体。则后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
三、计算题
【实验一】实验室通过如下图(a)所示装置制备Na2S2O3·5H2O
已知: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b)所示,

步骤1:如图连接好装置后,检查A、C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
步骤2:加入药品,打开K1、关闭K2,加热。装置B、D中的药品可选用下列__________(填编号)
A. NaOH溶液 B.浓H2SO4 C.酸性KMnO4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
步骤3:C中混合液被气流搅动,反应一段时间后,硫粉的量逐渐减少。当C中溶液的pH在7至10时,打开K2、关闭K1并停止加热,C中溶液要控制pH的原因是__________。
步骤4:先将C中的混合液过滤,再将滤液经过加热浓缩,趁热过滤,最后将滤液__________得到产品。
【实验二】Na2 S2O3的性质及废水处理:
(1)向足量的新制氯水中滴加少量Na2 S2O3溶液,氯水颜色变浅,检查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2)氰化钠与硫代硫酸钠的反应为:NaCN + Na2S2O3=NaSCN + Na2SO3;已知:NaSCN中S为-2价,处理掉lmolNaCN,碳原子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3)废水中的CN-也可在催化剂作用下先用NaClO氧化成CNO-,再在酸性条件下继续用NaClO将CNO-氧化成两种对环境无污染的气体。则后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
三、计算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