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617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22

1.综合题(共2题)

1.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呋喃(C4H4O)是生产抗流感药物磷酸奥司他韦(又名达菲)的原料之一,以玉米芯为原料制备呋喃及相关衍生物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ⅰ) A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ⅱ) 
(1)D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呋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3)A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①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意义,则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6)C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结构的共有____________种(不含立体导构),其中能发生很镜反应,且核磁共振氢谱中有2组吸收峰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
2.
钼是一种重要的过渡金属元素,通常用作合金及不锈钢的添加剂,可增强合金的强度、硬度、可焊性等。钼酸钠晶体(Na2MoO4·2H2O) 可作为无公害型冷却水系统的金属腐蚀抑制剂,如图15 是化工生产中以辉钼矿(主要成分为硫化钼MoS2) 为原料来制备金属钼、钼酸钠晶体的主要流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③为复分解反应,则钼酸中钥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辉钼矿灼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操作X为_________。已知钼酸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析出物质及相应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则在操作X 中应控制温度的最佳范围为_______(填序号)。
温度(℃)
0
4
9
10
15.5
32
51.5
100
>100
析出物质
Na2MoO4·10H2O
Na2MoO4·2H2O
Na2MoO4
溶解度
30.63
33.85
38.16
39.28
39.27
39.82
41.27
45.57
 
 
A.0℃~10℃ B.10℃~100℃    C.15.5℃~50℃ D.100℃以上
(5)制备钼酸钠晶体还可用通过向精制的辉钼矿中直接加入次氯酸钠溶液氧化的方法,若氧化过程中,还有硫酸钠生成,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6)Li、MoS2可充电电池的工作原理为xLi+nMoS2Lix(MoS2)n[Lix(MoS2)n附着在电极上],则电池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7) 可用还原性气体(CO和H2) 还原MoO3制钼,工业上制备还原性气体CO和H2的反应原理之一为CO2+CH42CO+2H2。含甲烷体积分数为90%的7L(标准状况)天然气与足量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甲烷转化率为80%,用产生的CO和H还原MoO3制钼,理论上能生产钼的质量为_________。

2.单选题(共8题)

3.
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a 图b  图c 图d
A.利用图a装置处理银器表面的黑斑Ag2S,银器表面发生的反应为Ag2S+2e===2Ag+S2
B.图b装置电解一段时间后,铜电极溶解,石墨电极上有亮红色物质析出
C.图c装置中的X若为直流电源的负极,则该装置可实现粗铜的精炼
D.若图d装置中的M为海水,则该装置可通过“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使铁不被腐蚀
4.
汉黄芩素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 关汉黄芩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 C16H13O5
B.该物质遇 FeCl3溶液显色
C.1 mol 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 1 mol Br2
D.与足量 H2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 1 种
5.
“分子机器设计和合成”有着巨大的研究潜力。人类步入分子器件时代后,使得光控、温控和电控分子的能力更强,如图是蒽醌套索醚电控开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Ⅰ的分子式是C25H28O8B.反应[a]是氧化反应
C.1 mol物质Ⅰ可与8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物质Ⅰ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6.
分子式为C4H8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6种B.7种C.8种D.9种
7.
为检验某溴代烃(R-Br)中的溴元素,有下列实验操作:
①加热煮沸  ②加入AgNO3溶液  ③取少量卤代烃 ④加入稀硝酸酸化   ⑤加入NaOH溶液   ⑥冷却,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   )
A.③①⑤⑥②④B.③①②⑥④⑤C.③⑤①⑥④②D.③⑤①⑥②④
8.
氢化锂(LiH)、氘化锂(LiD)、氚化锂(LiT)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产生极高的能量,被广泛应用在火箭推进剂和核反应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LiH、LiD、LiT是同素异形体
B. LiH、LiD、LiT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均为+1价
C. H、D、T之间互称为同位素
D. LiH、LiD、LiT在反应中常作氧化剂
9.
某混合物X由Al2O3、Fe2O3、Cu、SiO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Ⅰ中减少的3 g固体一定是混合物
B.步骤Ⅱ中质量减少的物质一定是Cu
C.根据步骤Ⅰ、Ⅱ可以判断混合物X的成分为Al2O3、Fe2O3、Cu、SiO2
D.根据上述步骤Ⅱ可以得出m(Fe2O3)∶m(Cu)=1∶1
10.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探索认知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贯穿始终。以下说法从化学视角理解,错误的是
A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唐)
诗中包含了丁达尔效应
B
高奴出脂水,颇似淳漆,燃之如麻(宋)
文中提到的“脂水”是指油脂
C
水银乃至阴之毒物,因火煅丹砂而出(明)
这段记载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
百宝都从海舶来,玻璃大镜比门排(清)
制玻璃的某成分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A.AB.BC.CD.D

3.选择题(共1题)

11.它们与10的关系

18-8={#blank#}1{#/blank#}

17-{#blank#}2{#/blank#}=10

10-{#blank#}3{#/blank#}=10

14-{#blank#}4{#/blank#}=10

4.实验题(共1题)

12.
NaN3(叠氮化钠)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常用作汽车安全气囊中的药剂.实验室制取叠氮化钠的原理、实验装置及步骤如下:

实验步骤如下:
①打开装置D导管上的旋塞,加热制取氨气.
②再加热装置A中的金属钠,使其熔化并充分反应后,再停止加热D并关闭旋塞.
③向装置A中b容器内充入加热介质并加热到210一220℃,然后通入N2O.
④冷却,向产物中加入乙醇(降低NaN3的溶解度),减压浓缩、结晶.
⑤过滤,用乙醚洗涤,晾干.
已知:NaNH2熔点210℃,沸点400℃,在水溶液中易水解.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用不锈钢材质而不用玻璃,其主要原因是___.
(2)装置B中盛放的药品为___;装置C的主要作用是___.
(3)步骤①先加热通氨气的目的是___;步骤②氨气与熔化的钠反应的方程式为___.
(4)步骤③b容器充入的介质为植物油,进行油浴而不用水浴的主要原因是___.
(5)生成NaN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6)步骤⑤用乙醚洗涤的主要目的是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