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安陆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610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4

1.推断题(共1题)

1.
钯/碳高效绿色催化Suzuki 交叉偶联反应是近年来有机合成的热点之一,如反应:

I II
化合物Ⅱ可由化合物III合成: 

(1)化合物Ⅱ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Ⅳ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Ⅵ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合物Ⅴ的一种同分异构体Ⅷ遇FeCl3溶液显紫色,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为2:2:2:1,则化合物Ⅷ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化合物Ⅷ与足量NaOH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条件)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共2题)

2.
铬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以某铬矿石(主要成分是Cr2O3,含FeO、SiO2等杂质)为原料生产Cr2O3的流程如下:

已知:主要反应是:2Cr2O3+4Na2CO3+3O24Na2CrO4+4CO2
Cr2+H2O2Cr+2H+,Ksp[Cr(OH)3] =6.4×10-31,lg2 = 0.3
(1)Cr(OH)3和Al(OH)3性质类似,则Cr(OH)3与K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步骤⑤中为了使Cr3+完全沉淀[此时,c(Cr3+)≤10-5mol·L-1],pH至少调至_____;
(3)滤液3中的主要溶质是两种盐,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4)CrO3的热稳定性较差,加热时逐步分解,其固体残留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则B点时剩余Cr的氧化物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3.
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SiO2,少量FeS2和金属硫酸盐)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Fe3O4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焙烧过程均会产生SO2,用NaOH溶液吸收过量S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向“过滤”得到的滤液中通入过量CO2,铝元素存在的形式由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转化为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大量的Fe2O3。Fe2O3与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3O4和SO2,理论上完全反应消耗的n(FeS2)∶n(Fe2O3)=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3题)

4.
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铜粉与硫粉混合均匀加热以制取CuS
B.向Cu与过量浓硫酸反应后的试管中加水以观察CuSO4溶液的颜色
C.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充分灼烧以制取CuO
D.在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H2SO4微热,再加少量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产生红色沉淀
5.
将CO2气体缓缓地通入含KOH、Ba(OH)2和KAlO2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生成沉淀的物 质的量与所通CO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整个反应过程中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O~a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OH)2+CO2BaCO3↓+H2O
B.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OH-+CO2CO32-+H2O
C.a~b段与c~d段所发生的反应相同
D.d~e段沉淀减少是由于碳酸钡固体溶解
6.
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工艺中NaHCO3的制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③、⑤中可分别盛放饱和食盐水和浓氨水
B.应先向③中通入足量NH3,再通入足量CO2
C.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3+CO2+H2O=NH4++HCO3
D.装置①也可用于制H2

4.实验题(共2题)

7.
利用酸解法制钛白粉产生的废液[含有大量FeSO4、H2SO4和少量Fe2(SO4)3、TiOSO4],生产铁红和补血剂乳酸亚铁。其生产步骤如下:

已知:TiOSO4可溶于水,在水中可以电离为TiO2+和SO42-,TiOSO4水解成TiO2•xH2O沉淀为可逆反应;乳酸结构简式为CH3CH(OH)COOH。
请回答:
(1)步骤①中分离硫酸亚铁溶液和滤渣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铁屑的目的一是还原少量Fe2(SO4)3;二是使少量TiOSO4转化为TiO2•xH2O滤渣,用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得到滤渣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酸亚铁在空气中煅烧生成铁红和三氧化硫,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
(4)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步骤⑤中加乳酸能得到乳酸亚铁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④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测定步骤②中所得晶体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取晶体样品a g,溶于稀硫酸配成100.00 mL溶液,取出20.00 mL溶液,用KMnO4溶液滴定(杂质与KMnO4不反应)。若消耗0.1000 mol•L-1 KMnO4溶液20.00 mL,所得晶体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用a表示)。
8.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

(1)实验室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请写出装置B的另一个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入物质的组合是________(填编号)。
编号
a
b
c
d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
硅胶
浓硫酸
无水氯化钙
 Ⅲ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现象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溴的非金属性强于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有人提出,装置F中可改用足量的Na2SO3溶液吸收余氯,试写出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单选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