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和C 同族,B和D 同族,C的简单离子和B 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 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和B 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C 和E 形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及相应化学式回答问题:
(1) 五种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填元素名称),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名称)。
(2) 由元素A 分别和元素B、D、E 所形成的共价型化合物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 元素A和E 形成的化合物与元素A和B 形成的化合物反应,产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其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E 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_。单质E 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1) 五种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填元素名称),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名称)。
(2) 由元素A 分别和元素B、D、E 所形成的共价型化合物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 元素A和E 形成的化合物与元素A和B 形成的化合物反应,产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其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E 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_。单质E 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
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实验装置:

填写所示仪器名称:B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连接仪器、______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 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3)问题探究:(已知酸性强弱:亚硫酸>碳酸)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试管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依据试管 D 中的反应,能否证明S的非金属性强于C的非金属性___(填 “能”或“否”)。
(1)实验装置:

填写所示仪器名称:B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连接仪器、______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 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3)问题探究:(已知酸性强弱:亚硫酸>碳酸)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试管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依据试管 D 中的反应,能否证明S的非金属性强于C的非金属性___(填 “能”或“否”)。
3.
铝热反应是铝的一个重要性质,该性质用途十分广泛.“铝热反应”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已知:Al、Al2O3、Fe、Fe2O3的熔点、沸点数据如表:
I.(1)某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理由是: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形成铁铝合金.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 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3)实验室溶解该熔融物,在下列试剂中最适宜的试剂是 ______(填序号).
A、浓硫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D、氢氧化钠溶液
Ⅱ.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某同学取一定量上述的熔融物与一定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6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依题意,请写出熔融物中铁与该稀的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2)在BC段,沉淀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则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3)熔融物中铝元素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 mol.
(4)B点对应的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 mol,A点对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______ mL.
物质 | Al | Al2O3 | Fe | Fe2O3 |
熔点/℃ | 660 | 2 054 | 1 535 | 1 462 |
沸点/℃ | 2 467 | 2 980 | 2 750 | - |
I.(1)某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理由是: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形成铁铝合金.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 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3)实验室溶解该熔融物,在下列试剂中最适宜的试剂是 ______(填序号).
A、浓硫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D、氢氧化钠溶液
Ⅱ.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某同学取一定量上述的熔融物与一定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6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依题意,请写出熔融物中铁与该稀的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2)在BC段,沉淀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则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3)熔融物中铝元素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 mol.
(4)B点对应的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 mol,A点对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______ mL.
4.
(1)取等物质的量的MgO和Fe2O3的混合物进行铝热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引发铝热反应的实验操作是____。
(2)根据周期表对角线规则,金属Be与Al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相似。写出Be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 [Be(OH) 4]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5.4g某元素R的单质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RCl3和6.72L氢气,R的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个,则R的原子符号为______________,R的氧化物溶于强碱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不能用带玻璃塞试剂瓶装NaOH溶液,用化学方程式和简要文字说明_____________。
(5)作为麻醉剂,氙气在医疗上很受重视,它的原子序数是____。取1mol氙气和3.5mol氟气于一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后来余下了1.5mol的氟气同时有白色固体生成 ,此白色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6)若要使1mol CH4完全和Cl2发生取代反应,并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四种取代产物,则生成H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根据周期表对角线规则,金属Be与Al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相似。写出Be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 [Be(OH) 4]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5.4g某元素R的单质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RCl3和6.72L氢气,R的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个,则R的原子符号为______________,R的氧化物溶于强碱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不能用带玻璃塞试剂瓶装NaOH溶液,用化学方程式和简要文字说明_____________。
(5)作为麻醉剂,氙气在医疗上很受重视,它的原子序数是____。取1mol氙气和3.5mol氟气于一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后来余下了1.5mol的氟气同时有白色固体生成 ,此白色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6)若要使1mol CH4完全和Cl2发生取代反应,并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四种取代产物,则生成H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A.5 mol | B.4mol |
C.2.5mol | D.1mol |
5.
实验室中常用氧化浓盐酸的方法制取氯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2)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氯气,此装置还需增加净化装置,请根据气体的流动方向,依次按顺序选择所用的装置,正确的选项是 ______;

(3)如果将过量二氧化锰与20mL 12mol/L的盐酸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氯气明显少于0.06mol,其主要原因有:① ______;② ______.
(4)多余的氯气可以通过下列装置暂时储存后再利用,请选择可以用作氯气的储气的装置 ______;

(1)写出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2)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氯气,此装置还需增加净化装置,请根据气体的流动方向,依次按顺序选择所用的装置,正确的选项是 ______;

(3)如果将过量二氧化锰与20mL 12mol/L的盐酸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氯气明显少于0.06mol,其主要原因有:① ______;② ______.
(4)多余的氯气可以通过下列装置暂时储存后再利用,请选择可以用作氯气的储气的装置 ______;

2.单选题- (共9题)
9.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 |
B.“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
C.“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
D.铅笔芯的主要原料是石墨,儿童在使用时不会引起中毒 |
10.
应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①卤素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升高
②砹(85At)是VIIA族,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HC1
③硒(34Se)的气态氢化物比S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差
④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
⑤铊(81Tl)与铝同主族,其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⑥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其碱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
①卤素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升高
②砹(85At)是VIIA族,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HC1
③硒(34Se)的气态氢化物比S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差
④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
⑤铊(81Tl)与铝同主族,其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⑥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其碱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
A.①③④ | B.①③⑥ | C.③④⑤ | D.②④⑥ |
11.
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 | Y | |
Z | | W | Q |
A.钠与W可能形成Na2W2化合物 |
B.由Z与Y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 |
C.W得电子能力比Q强 |
D.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
13.
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化学键只存在于分子之间②化学键只存在于相邻原子或离子之间
③化学键是一种静电作用④化学键是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吸引
⑤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 ⑥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⑦金属和非金属只能形成离子键 ⑧两个非金属和非金属原子间只能形成共价键
①化学键只存在于分子之间②化学键只存在于相邻原子或离子之间
③化学键是一种静电作用④化学键是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吸引
⑤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 ⑥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⑦金属和非金属只能形成离子键 ⑧两个非金属和非金属原子间只能形成共价键
A.②③④⑦ | B.②③⑤⑧ | C.②④⑤⑥ | D.①③⑤⑧ |
14.
利用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制备并收集少量相应的气体,能采用如图装置的是( )

①浓氨水和固体NaOH制NH3 ②大理石和稀盐酸制CO2
③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O2 ④稀硝酸和铜片制NO
⑤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Cl2 ⑥锌粒和稀硫酸制H2

①浓氨水和固体NaOH制NH3 ②大理石和稀盐酸制CO2
③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O2 ④稀硝酸和铜片制NO
⑤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Cl2 ⑥锌粒和稀硫酸制H2
A.②③ | B.①⑥ | C.②③⑤⑥ | D.①④⑥ |
3.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