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焦亚硫酸钠(Na2S2O5) 是常用的脱氧剂,其制备方法是向Na2CO3溶液中通入SO2,生成NaHSO3和CO2,一定条件下NaHSO3 转化为Na2S2O5。完成下列填空:
(1) 碳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CO2的化学键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氧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O2 与Na2CO3 溶液反应生成NaHSO3 和CO2 ,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NaHSO3 溶液中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4)Na2S2O5作脱氧剂时的反应原理为Na2S2O5+O2+ H2O→Na2SO4+ H2SO4,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_____;若反应中转移了0.04 mol 的电子,有____g Na2S2O5参加反应。
(5)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广泛用于纺织工业的还原性染色、清洗、印花、脱色以及织物的漂白等。Na2S2O4属于强还原剂,暴露于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Na2S2O4遇KMnO4 酸性溶液发生反应:
5Na2S2O4+6KMnO4+4H2SO4=5Na2SO4+3K2SO4+6MnSO4+4H2O。为了测定保险粉纯度。称取5.0g Na2S2O4样品溶于冷水中,配成100mL溶液,取出10mL 该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的KMnO4 溶液滴定。重复上述操作2 次,平均消耗KMnO4 溶液21.00mL。则该样品中Na2S2O4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杂质不参与反应)。(保留至0.1%)
(1) 碳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CO2的化学键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氧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O2 与Na2CO3 溶液反应生成NaHSO3 和CO2 ,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NaHSO3 溶液中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4)Na2S2O5作脱氧剂时的反应原理为Na2S2O5+O2+ H2O→Na2SO4+ H2SO4,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_____;若反应中转移了0.04 mol 的电子,有____g Na2S2O5参加反应。
(5)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广泛用于纺织工业的还原性染色、清洗、印花、脱色以及织物的漂白等。Na2S2O4属于强还原剂,暴露于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Na2S2O4遇KMnO4 酸性溶液发生反应:
5Na2S2O4+6KMnO4+4H2SO4=5Na2SO4+3K2SO4+6MnSO4+4H2O。为了测定保险粉纯度。称取5.0g Na2S2O4样品溶于冷水中,配成100mL溶液,取出10mL 该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的KMnO4 溶液滴定。重复上述操作2 次,平均消耗KMnO4 溶液21.00mL。则该样品中Na2S2O4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杂质不参与反应)。(保留至0.1%)
2.单选题- (共3题)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发生吸氧腐蚀时,被腐蚀的速率和氧气浓度有关 |
B.1molH2燃烧放出的热量为H2的燃烧热 |
C.制乙烯时,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
D.a一氨基丙酸与a一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只生成2种二肽 |
3.
药物贝诺酯可由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贝诺酯分子中有2 种含氧官能团 |
B.可用FeCl3 溶液区别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 |
C.1mol 乙酰水杨酸最多消耗3molNaOH |
D.贝诺酯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最终生成乙酰水杨酸钠和对乙酰氨基酚钠 |
4.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和Z同主族,可形成两种常见的分子,Y和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化物稳定性W>Z |
B.X、Y、W 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均显碱性 |
C.原子半径: Y>Z>W>X |
D.在X、Y 形成的两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分别均为1:2 |
3.填空题- (共1题)
5.
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得资料: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生成。
I.摩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验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充分搅拌、过滤。
(1)往滤渣中加入过最NaOH溶液,过滤。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往(1)所得滤液中先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再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C中的反应物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中反应生成BaCO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_______(填标号)。
①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
②滴加盐酸不宜过快
③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④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7)实验中准确称取8.00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3.94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8)有人认为不必测定C中生成的BaCO3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一样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__________。
查得资料: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生成。
I.摩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验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充分搅拌、过滤。
(1)往滤渣中加入过最NaOH溶液,过滤。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往(1)所得滤液中先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再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C中的反应物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中反应生成BaCO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_______(填标号)。
①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
②滴加盐酸不宜过快
③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④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7)实验中准确称取8.00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3.94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8)有人认为不必测定C中生成的BaCO3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一样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