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Atropic 酸(H)是某些具有消炎、镇痛作用药物的中间体,其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1)G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反应1为加成反应,则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
(2)反应2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反应3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
(3)C→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E与银氨溶液水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B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 合成路线中所涉及的有机物均为芳香族化合物
c.一定条件下1mol有机物H最多能与5mol H2发生反应
d. G能发生取代、加成、消去、氧化、缩聚等反应
(6)化合物G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 ②能与FeC13发生显色反应;③核磁共振氢谱只有4个吸收峰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

(1)G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反应1为加成反应,则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
(2)反应2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反应3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
(3)C→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E与银氨溶液水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B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 合成路线中所涉及的有机物均为芳香族化合物
c.一定条件下1mol有机物H最多能与5mol H2发生反应
d. G能发生取代、加成、消去、氧化、缩聚等反应
(6)化合物G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 ②能与FeC13发生显色反应;③核磁共振氢谱只有4个吸收峰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
2.
化合物H是一种有机光电材料中间体。实验室由芳香化合物A制备H的一种合成路线图如下:

已知:①
②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其分子中共平面的原子最多有____个。
(2)由B生成C的1)的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3)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4)F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种。
(6)芳香化合物X是F的同分异构体,X能与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其核磁共振氢谱最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6:2:1:1,写出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用环戊烷和2-丁炔为原料制备化合物
的合成路线图___________(其他试剂任选)。

已知:①

②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其分子中共平面的原子最多有____个。
(2)由B生成C的1)的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3)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4)F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种。
(6)芳香化合物X是F的同分异构体,X能与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其核磁共振氢谱最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6:2:1:1,写出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用环戊烷和2-丁炔为原料制备化合物

2.单选题- (共14题)
6.
下列有关物质的叙述或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不可用裂化汽油萃取溴水中的溴 |
B.等质量的有机物完全燃烧的耗氧量比较:甲烷>乙烯>乙炔>苯酚 |
C.银镜反应实验中,取1mL乙醛溶液,滴加几滴刚配制的银氨溶液,振荡并水浴加热 |
D.苯甲酸重结晶实验,待粗茉甲酸完全溶解后,再加少量水,并趁热过滤 |
7.
欲从溶有苯酚的乙醇中回收苯酚,有下列操作:①蒸馏 ②过滤 ③静置分液 ④加入足量的金属钠 ⑤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⑥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 ⑦加入足量的FeCl3溶液 ⑧加入浓H2SO4与NaBr晶体共热。下列步骤中最合理的是
A.⑧④⑦③ | B.⑥①⑤③ | C.⑥①⑤② | D.⑧②⑤③ |
9.
众多西药均是借助有机合成得出,现有结构简式如图所示的某有机物,它是药物生产的中间体,关于该有机物叙述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能与NaHCO3发生反应 |
B.该有机物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可发生消去反应 |
C.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OH |
D.该有机物经催化氧化后能发生银镜反应 |
10.
某一元醇A和一元羧酸B形成的酯的式量为212,酯的分子内碳原子数目等于氢、氧原子数目之和。已知该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A氧化可得B。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的式量比B大14
B. B的式量为108
C. 该酯中一定没有双键
D. 酯、A、B三种分子中都含有一种式量大于45的原子团
A. A的式量比B大14
B. B的式量为108
C. 该酯中一定没有双键
D. 酯、A、B三种分子中都含有一种式量大于45的原子团
12.
已知某有机物含有4个C,每个C原子都以键长相等的三条单键连接3个C,且整个结构中所有碳碳键之间的夹角都为6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中C采取sp2杂化 |
B.该有机物的一氯代物仅有1种 |
C.该有机物的碳原子构成正四面体 |
D.该有机物的不饱和度为3 |
13.
由乙醇制取乙二酸二乙酯时,最简便的流程需要下列哪些反应,其正确的顺序是
①取代;②加成;③氧化;④还原;⑤消去;⑥酯化;⑦中和
①取代;②加成;③氧化;④还原;⑤消去;⑥酯化;⑦中和
A.①②③⑤⑦ | B.⑤②①③⑥ | C.⑤②①④⑦ | D.①②⑤③⑥ |
14.
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p、q、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m、n分别是元素Y、Z的单质,m是常见的金属单质,n通常为深红棕色液体; 0.01mol/Lr溶液的pH为2,p被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称为“氢的重碳化合物”,s通常是难溶于水、比水重的油状液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q的溶液显酸性 | B.W的氧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
C.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 D.p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3.实验题- (共1题)
17.
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步骤:
在A中加入4.4 g异戊醇(3-甲基-1-戊醇)、6.0 g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 min。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具体名称是____________,实验时冷却水的进水口是_____(a或b)。
(2)在洗涤操作中,先水洗再饱和NaHCO3溶液洗而不是直接用饱和NaHCO3溶液洗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制备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实验中不能用生石灰代替无水MgSO4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7)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90% b.60% c.40% d.30%
| 相对分子质量 | 密度/(g•cm-3) | 沸点/℃ | 水中溶解性 |
异戊醇 | 88 | 0.8123 | 131 | 微溶 |
乙酸 | 60 | 1.0492 | 118 | 溶 |
乙酸异戊酯 | 130 | 0.8670 | 142 | 难溶 |

实验步骤:
在A中加入4.4 g异戊醇(3-甲基-1-戊醇)、6.0 g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 min。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具体名称是____________,实验时冷却水的进水口是_____(a或b)。
(2)在洗涤操作中,先水洗再饱和NaHCO3溶液洗而不是直接用饱和NaHCO3溶液洗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制备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实验中不能用生石灰代替无水MgSO4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7)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90% b.60% c.40% d.30%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