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仲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29591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4

1.单选题(共12题)

1.
四个课外活动小组为完成实验目的,均设计了两套实验装置(部分图中的夹持装置略去),其中一个活动小组设计的两套装置中,有一套装置存在原理错误,该活动小组是
A.
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B.

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甲烷

C.
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
D.

氯化氢气体的喷泉实验

2.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原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叫做化学键两种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强电解质的分子中一定存在离子键原子之间形成化学键的过程是能量降低的过程所有的单质分子中都存在非极性共价键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A.B.C.D.
3.
类比推理是重要的学科思想,下列根据已知进行推理正确的是(   )
选项
已知
类比推理
A
共热生成
共热生成
B
属于族元素
的氧化物类似
C
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钝化
浓硝酸与铜不反应
D
溶液能溶解
过量缓慢溶解
 
A.AB.BC.CD.D
4.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
A.CaCl2和Na2SB.Na2O和Na2O2
C.CO2和CaOD.HCl和NaOH
5.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
B.“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C.“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能量转换率较高、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动力能源
6.
W、X、Y、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X、Y 处于同一周期,X、Z 的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 X2和 Z,Y和 Z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 和 Z 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X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B.单质沸点:Y> Z >W
C.离子半径: X2 >W> Y+ > ZD.结合H的能力: X2 >W
7.
下列图中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验证FeCl3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
验证单质氧化性:
Cl2>Br2>I2
加热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制备Fe(OH)3胶体
比较HCl、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
 
A.AB.BC.CD.D
8.
下列事实与元素周期律相关知识无关的是(    )
A.向淀粉KI溶液中滴入溴水,溶液变蓝
B.金属钠燃烧呈现黄色火焰,金属钾燃烧呈现紫色火焰
C.CH4、SiH4、GeH4、SnH4的沸点依次升高
D.F2和H2暗处化合爆炸,而Cl2和H2化合需光照或点燃
9.
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分别与Z、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
B.Y的单质能从含R简单离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R单质
C.X、N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熔点很低
D.简单离子的半径:Z<X<Y
10.
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
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该溶液中存在I-
B
Al2(SO4)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生成白色胶状物质
Al(OH)3溶于氨水
C
FeSO4溶液中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紫色褪色
Fe2+有还原性
D
SO2通入溴水中
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
 
A.AB.BC.CD.D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B.焦炭炼铁、发酵粉烘焙糕点均会产生温室气体
C.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12.
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应放入的独立包装的物质是( )
A.无水硫酸铜、蔗糖B.食盐、硫酸亚铁
C.生石灰、还原铁粉D.生石灰、食盐

2.填空题(共2题)

13.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0
第二
周期


6.941


9.012


10.81



14.01


16.00


19.00
10 

20.18
第三
周期
11 

22.99

24.31
13 

26.98
14 

28.09

30.97
16 

32.06
17 

35.45
18 

39.95
 
请结合上图的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2)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的元素属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位置中的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_______(填数值);
(3)请画出位置中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
(4)位置中的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该分子中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该分子中所含化学键个数为___________。
(5)第三周期中有一种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难溶于水,但能溶于烧碱溶液,请写出它溶于烧碱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6)由Na、H、S、O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A,已知A,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还能和氯水反应,写出A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7)科学家认为存在NH5这种物质,且预测其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气体,所得水溶液呈弱碱性,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NH5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
14.
下图是人类从海水资源获取某些重要化工原料的流程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是___________和过滤(填实验基本操作名称)。
(2)操作B需加入下列试剂中的一种,最合适的是______(选填编号)。
a.氢氧化钠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石灰乳 d.碳酸钠溶液
(3)工业上由无水MgCl2制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25 mol Cl2缓慢通入含有0.1 mol FeBr2、0.1 mol FeI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试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总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100 mL,将其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 g铜粉;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假设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气体)。则原混合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

3.实验题(共1题)

15.
瑞典化学家舍勒将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在世界上首先制得了氯气。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反应物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

(1)A中盛放浓盐酸的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要将C装置接入B和D之间,正确的接法是a→_____→_____→d。
(3)实验开始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打开夹子K,让Cl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Cl2通过C装置后进入D,D装置内盛有炭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和HCl(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为了使C装置发挥更好的作用,可向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夹子K,移去两个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少量Cl2产生,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