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模拟(三)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5758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8/30

1.推断题(共1题)

1.
乙基香兰素是最重要的合成香料之一,常作为婴幼儿奶粉的添加剂.制备乙基香兰素的一种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图所示:

已知:①R﹣ONa+R′﹣Br﹣→R﹣O﹣R′+NaBr
②Ⅲ中生成的Cu2O经氧化后可以循环利用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2)Ⅰ中可能生成的一种烃是___(填名称);催化剂PEG可看作乙二醇脱水缩聚的产物,PEG的结构简式为__.若PEG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7618,则其平均聚合度约为___.
(3)Ⅱ中,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___(填反应类型).
(4)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Ⅳ中,有机物脱去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填名称).
(6)D是乙基香兰素的同分异构体,其分子结构中不含乙基.由A制备D的一种合成路线(中间产物及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图所示:

C和D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共3题)

2.
钴(Co)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含钴化合物作为颜料,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机械制造、磁性材料等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
(2)酞菁钴近年来在光电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光动力学疗法中的光敏剂、催化剂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结构如图所示,中心离子为钴离子。

①酞菁钴中三种非金属原子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用相应的元素符号作答);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
②与钴离子通过配位键结合的氮原子的编号是______;
(3)CoCl2中结晶水数目不同呈现不同的颜色。

CoCl2可添加到硅胶(一种干燥剂,烘干后可再生反复使用)中制成变色硅胶。简述硅胶中添加CoCl2的作用________;
(4)用KCN处理含Co2+的盐溶液,有红色的Co(CN)2析出,将它溶于过量的KCN溶液后,可生成紫色的[Co(CN)6]4-,该配离子具有强还原性,在加热时能与水反应生成淡黄色[Co(CN)6]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5)Co的一种氧化物的晶胞如右图所示,在该晶体中与一个钴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钴原子有_________个;筑波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的一个科研小组发现了在 5K 下呈现超导性的晶体,该晶体具有CoO2的层状结构(如下图所示,小球表示Co原子,大球表示O原子)。下列用粗线画出的重复结构单元示意图不能描述CoO2的化学组成的是________。
3.
锆(40Zr)是现代工业的重要金属原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抗蚀性能超过钛。以锆英石(主要成分是ZrSiO4,还含有少量A12O3、SiO2、Fe2O3等杂质)为原料生产锆及其化合物的流程如图所示:

(1)SiCl4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上述流程中,高温气化存在多个反应,若不考虑反应中的损失,则分馏后得到的SiCl4质量通常比由纯ZrSiO4发生的反应得到的SiCl4质量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温气化后的固体残渣除C外,还含有的金属元素有________
(3)写出上述流程中ZrCl4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锆还是核反应堆燃料棒的包裹材料,锆合金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产生氢气,二氧化锆可以制造耐高温纳米陶瓷。下列关于锆、二氧化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锆合金比纯锆的熔点高,硬度小
b.二氧化锆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将一束光线通过纳米级二氧化锆会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
d.可采用氦作反应堆包裹核燃料的锆合金的冷却剂
(5)工业上电解K2ZrF6与KCl等组成的熔体也可制取金属锆。写出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并标明
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燃料电池是以C2H4作为燃料气,另一极通入氧气,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则负极上发生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7)极稀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很小,常用其负对数pc表示(pcB=-lgcB)。如某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0﹣5mol·L﹣1 ,则该溶液中溶质的pc=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电解质溶液的pc(H+)与pc(OH)之和均为14
B.用盐酸滴定某浓度的KOH溶液,滴定过程中pc(H+)逐渐增大
C.BaCl2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溶液,滴加过程中pc(Ba2+)逐渐减小
D.某温度下Ksp(Zr(CO3)2)=4.0×10﹣12 ,则其饱和溶液中pc(Zr4+)+ pc(CO32)=7.7
4.
中学常采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法制取氧气,某兴趣小组经查阅资料获知:制得氧气后固体残余物中的锰酸钾(K2MnO4)具有强氧化性,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不妥善处置将造成危险。因此该小组对该残余物进行分离提纯,得到锰酸钾晶体,利用回收的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并设计实验验证氯气化学性质。

(1)检验该套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及弹簧夹2,观察到烧瓶壁有紫红色物质生成并逐渐消失,黄绿色气体充满烧瓶。反应结束后,烧瓶内有黑色固体残余,写出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方法制取氯气比用纯净的高锰酸钾要缓和平稳许多,试分析原因:________;
(4)该小组利用装置C吸收氯气制备漂白粉。
①C中盛装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名称)
②陶瓷多孔球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测定漂白粉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称取1.5g所制漂白粉配成溶液,调节pH值并加入指示剂,用0.1000mol/LKI溶液进行滴定,三次平行实验平均每次消耗20.00mL标准液时达到滴定终点。已知氧化性:ClO> IO3> I2
①所选的指示剂为:______________,到达滴定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漂白粉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及弹簧夹1,可观察到D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该现象能够证明氯气有氧化性。

3.单选题(共4题)

5.
立方烷(C8H8)外观为有光泽的晶体。其八个碳原子对称地排列在立方体的八个角上。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立方烷在空气中可燃,燃烧有黑烟产生
B.立方烷一氯代物1种、二氯代物有3种、三氯代物也有3种
C.立方烷是棱晶烷()的同系物,也是环辛四烯的同分异构体
D.八硝基立方烷完全分解可能只产生二氧化碳和氮气
6.
X、Y、Z、R、Q为元素周期表前20号的五种主族元素,且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其中X 和Q同主族,X与Z、Y与Q原子的电子层数都相差2,X、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1:4,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R和Q形成的化合物含有共价键且为强电解质B.X和Z可形成X2Z、X2Z2等化合物
C.Y和Z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具有空间网状结构D.X的失电子能力比Q强
7.
为检验某加碘食盐中是否含有KIO3,取相同食盐样品进行下表所示实验:

(已知:KIO3 + 5KI + 3H2SO4=3I2 + 3K2SO4 + 3H2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仅由实验①就能证明食盐样品中存在KIO3
B.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I+ O2 + 4H+=2I2 + 2H2O
C.实验③能证明食盐样品中不存在KIO3
D.以上实验说明离子的还原性:I> Fe2+
8.
国际化学年的主题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使氯化镁分解获得镁并释放出能量
B.推广使用应用原电池原理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和氢动力汽车,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C.将单质铜制成“纳米铜”时,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这说明“纳米铜”比铜片更易失电子
D.采煤工业上,爆破时把干冰和炸药放在一起,既能增强爆炸威力,又能防止火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3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