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1)氯原子核外有__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基态溴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比较氟、氯、溴单质熔点的高低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HF极易溶于水的原因是______。
(3)已知高碘酸有两种形式,化学式分别为H5IO6(
)和HIO4,前者为五元酸,后者为一元酸。请比较二者酸性强弱:H5IO6______HIO4。(填“>”、“<”或“=”)
(4)X射线衍射测定等发现,I3AsF6中存在I3+离子。I3+离子的几何构型为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
(5)[LiC60]PF6与NaCl具有类似的晶胞结构([LiC60]+表示1个Li+位于1个C60内部)。[LiC60]PF6晶体中包含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__(多选,填字母);
已知[LiC60]PF6晶体晶胞边长为a nm,计算[LiC60]PF6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g·cm-3(用含a、NA的式子表示)。
(2)HF极易溶于水的原因是______。
(3)已知高碘酸有两种形式,化学式分别为H5IO6(

(4)X射线衍射测定等发现,I3AsF6中存在I3+离子。I3+离子的几何构型为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
(5)[LiC60]PF6与NaCl具有类似的晶胞结构([LiC60]+表示1个Li+位于1个C60内部)。[LiC60]PF6晶体中包含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__(多选,填字母);
A.金属键 | B.离子键 | C.极性键 | D.非极性键 E.范德华力 |
2.
铜是生命必要的元素,也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西汉时期《淮南万毕术》里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曾青可能是碳酸铜一类物质,把其溶于酸中得溶液,当把铁粉投入此溶液即可得铜。
(1)根据学过的化学知识,写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2)在化学反应中,铜元素可表现为0、+1、+2。Cu2+ 的未成对电子数有______个,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可以得到 [Cu(NH3)4]SO4溶液,[Cu(NH3)4]2+的结构简式为___。
(3)向[Cu(NH3)4]SO4水溶液中通入SO2气体至溶液呈微酸性,析出白色沉淀CuNH4SO3。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
(4)CuNH4SO3与足量的硫酸混合并微热,得到金属Cu等物质,本法制得的Cu呈超细粉末状,有重要用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若该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且酸量充足,计算反应物中Cu元素变成超细粉末Cu的转化率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1)根据学过的化学知识,写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2)在化学反应中,铜元素可表现为0、+1、+2。Cu2+ 的未成对电子数有______个,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可以得到 [Cu(NH3)4]SO4溶液,[Cu(NH3)4]2+的结构简式为___。
(3)向[Cu(NH3)4]SO4水溶液中通入SO2气体至溶液呈微酸性,析出白色沉淀CuNH4SO3。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
(4)CuNH4SO3与足量的硫酸混合并微热,得到金属Cu等物质,本法制得的Cu呈超细粉末状,有重要用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若该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且酸量充足,计算反应物中Cu元素变成超细粉末Cu的转化率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3.
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其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绿矾样品,加水溶解,配制成FeSO4溶液。在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
(2)甲组同学取2 mLFeSO4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SO4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 mLFeSO4溶液中先加入0.5 mL 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________。
(4)丙组同学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SO4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5)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K1和K2)(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m1 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 m2 g。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①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
②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排序_____(填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恒重,记为m3 g。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熄灭酒精灯 c.关闭K1和K2
d.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 e.称量A f.冷却到室温
③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绿矾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x=_________(列式表示)。若实验时按a、d次序操作,则使x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绿矾样品,加水溶解,配制成FeSO4溶液。在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
(2)甲组同学取2 mLFeSO4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SO4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 mLFeSO4溶液中先加入0.5 mL 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________。
(4)丙组同学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SO4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5)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K1和K2)(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m1 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 m2 g。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①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
②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排序_____(填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恒重,记为m3 g。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熄灭酒精灯 c.关闭K1和K2
d.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 e.称量A f.冷却到室温
③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绿矾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x=_________(列式表示)。若实验时按a、d次序操作,则使x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单选题- (共3题)
4.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
B.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X>Y |
C.X的电负性和第一电离能都大于W |
D.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 |
5.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探究温度对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时,若先将两种溶液混合并计时,再用水浴加热至设定温度,则测得的反应速率偏高 |
B.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 |
C.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 |
D.蒸馏完毕后,应先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停止通水,再拆卸蒸馏装置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