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业流程- (共1题)
1.
是一种绿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广泛用于化学镀镍、生产电泡等。可由电镀废渣(除镍元素外,还含有Cu、Zn、Fe、Cr等元素杂质)为原料获得。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
是一种不溶于水易溶于强酸的沉淀
②已知
,
的
(1)Ni的原子序数为28,则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写出H2O2的结构式______。
(2)步骤①,用稀硫酸溶解废渣时,为了提高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任写一点)。
(3)步骤②,向滤液I中加入适量
溶液的目的是除去Cu2+和
,其中除去Cu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加
之前需控制pH不能太低的目的是______。
(4)步骤③的目的是除去Fe和Cr,温度不能太高的原因是__。若在
时,调
除去铁,此时溶液中
__。
(5)滤液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检验滤液Ⅲ中是否还有铁元素的试剂是______。
(6)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已知:氧化性Fe2+<Ni2+<Cu2+)


已知:①

②已知



(1)Ni的原子序数为28,则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写出H2O2的结构式______。
(2)步骤①,用稀硫酸溶解废渣时,为了提高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任写一点)。
(3)步骤②,向滤液I中加入适量



(4)步骤③的目的是除去Fe和Cr,温度不能太高的原因是__。若在



(5)滤液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检验滤液Ⅲ中是否还有铁元素的试剂是______。
(6)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已知:氧化性Fe2+<Ni2+<Cu2+)
A.粗镍作阳极,纯镍作阴极 |
B.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 |
C.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 |
D.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Cu2+和![]() |
E.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 |
2.综合题- (共2题)
2.
NO、CO、
是大气污染物但又有着重要用途。
已知:



(1)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量的NO和CO进行反应,能判断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序号)。
a.容器中的压强保持不变 b.
c.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34.2不变 d.该反应平衡常数保持不变
e.NO和C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Ⅱ.(3)甲烷转化为
和CO的反应为:


①一定条件下,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______
(填“<”“>”或“=”);
A、B、C三点处对应的平衡常数(
、
、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②将
和
按等物质的量混合,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
转化率为50%。则反应前与平衡后,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______。
Ⅲ.含
的烟气可用
溶液吸收。
(4)已知
时由
,和
形成的混合溶液恰好呈中性,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______。(已知
时,
的电离平衡常数
,
)
(5)可将吸收液送至电解槽再生后循环使用。再生电解槽如图所示。a电极上含硫微粒放电的反应式为______(任写一个)。离子交换膜______(填标号)为阴离子交换膜。

已知:






(1)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量的NO和CO进行反应,能判断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序号)。
a.容器中的压强保持不变 b.

c.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34.2不变 d.该反应平衡常数保持不变
e.NO和C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Ⅱ.(3)甲烷转化为




①一定条件下,



A、B、C三点处对应的平衡常数(



②将



Ⅲ.含


(4)已知







(5)可将吸收液送至电解槽再生后循环使用。再生电解槽如图所示。a电极上含硫微粒放电的反应式为______(任写一个)。离子交换膜______(填标号)为阴离子交换膜。

3.
化合物X为医用药物,它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1. RCH=CH2
②RBr
RMgBr
③ RCHO+R’CH2CHO+
(1)A的名称为______,A分子中最多______个原子共面。
(2)写出第①步反应条件______;F的结构简式______;第⑤步反应类型:______;
(3)第③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G和
合成聚酯纤维宇航服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4)G经反应可得到
,写出K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一个手性碳(连有四个不同取代基的碳称为手性碳原子)的结构简式______。
(5)已知:
写出由1-戊醇和必要无机试剂合成G的路线,并在括号注明条件
1-戊醇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G。

已知:①1. RCH=CH2

②RBr


③ RCHO+R’CH2CHO+

(1)A的名称为______,A分子中最多______个原子共面。
(2)写出第①步反应条件______;F的结构简式______;第⑤步反应类型:______;
(3)第③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G和

(4)G经反应可得到

(5)已知:

1-戊醇


3.单选题- (共5题)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熔融金属氯化物制备Na、Mg、Al |
B.配制![]() |
C.“一带一路”中的丝绸的主要成分是天然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
D.牙齿的矿物质Ca5(PO4)3OH+F-![]() |
5.
某小组设计如图装置,利用氢镍电池为钠硫电池(总反应为:
)充电。已知氢镍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式为
,其中M为储氢合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极为氢镍电池的正极 |
B.充电时,![]() ![]() |
C.氢镍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
D.充电时,外电路中每通过2mol电子,N极上生成1molS单质 |
6.
下列化学原理正确的是( )
A.沸点:HF>HCl>HBr>HI |
B.一定条件下![]() ![]() |
C.常温下,![]() ![]() |
D.标况下,1mol![]() ![]() ![]() |
7.
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1869年门捷列夫把当时已知的元素根据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排列,准确预留了甲、乙两种未知元素的位置,并预测了二者的相对原子质量,部分原始记录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乙的原子序数为32 |
B.原子半径比较:甲>乙>Si |
C.元素乙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 |
D.推测乙可以用作半导体材料 |
4.实验题- (共1题)
9.
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CuCl难溶于乙醇和水,可溶于氯离子浓度较大的体系,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
(制备)方法一:
(资料查阅)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在实验过程中,B中试纸的颜色变化是______。
(2)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______
(填操作的编号)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b.熄灭酒精灯,冷却 c.在气体入口处通入干燥HCl
d.点燃酒精灯,加热 e.停止通入HCI,然后通入
(3)反应结束后发现含有少量CuO杂质,产生的原因是______。
方法二:
(4)向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Cl和
可生成自色沉淀CuCl离子方程式为______,过滤,沉淀用
的酸洗,水洗,乙醇洗三步操作,酸洗采用的酸是______(写名称),用乙醇洗涤的原因是______(任写一点)。
(含量测定)
(5)准确称取所制备的氯化亚铜样品m g,将其置于过量的
溶液中,待样品完全溶解后,加入适量稀硫酸,用a mol/L的
溶液滴定
到终点,消耗
溶液b mL,反应中
被还原为
,样品中Cu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CuCl分子量:
)
(应用)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高炉煤气中CO、
、
和
)的百分组成。

(6)已知:
i.CuCl的盐酸溶液能吸收CO形成
。
ii.保险粉
和KOH的混合溶液能吸收氧气。
①出保险粉和KOH混合溶液吸收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②D、F洗气瓶中宜盛放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
(制备)方法一:
(资料查阅)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在实验过程中,B中试纸的颜色变化是______。
(2)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b.熄灭酒精灯,冷却 c.在气体入口处通入干燥HCl
d.点燃酒精灯,加热 e.停止通入HCI,然后通入

(3)反应结束后发现含有少量CuO杂质,产生的原因是______。
方法二:
(4)向



(含量测定)
(5)准确称取所制备的氯化亚铜样品m g,将其置于过量的







(应用)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高炉煤气中CO、




(6)已知:
i.CuCl的盐酸溶液能吸收CO形成

ii.保险粉

①出保险粉和KOH混合溶液吸收

②D、F洗气瓶中宜盛放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工业流程:(1道)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