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年海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化学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29493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推断题(共2题)

1.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分子球棍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有机物的结构。
下列是某有机物的分子比例模型,其中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球之间的“棍”
表示单键、双键或三键。

该有机物分子中可能存在的两种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
这类有机物在化学性质上表现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机物的特征性质常可用以有机物之间的鉴别。
①欲区分葡萄糖和淀粉,可选用_______(填字母)。
A 碘水 B 银氨溶液 C 盐酸 D NaOH溶液
②欲区分,可选用________(填字母)。
A  AgNO3溶液    B  NaOH溶液    C  FeCl3溶液 D  Na2CO3溶液
(3)同分异构现象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
分子式为C7H6O2的有机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含有苯环和1个侧链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高分子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PES(聚丁二酸乙二醇酯)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的聚酯,它在塑料薄膜,食品包装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其结构简式如下:

合成PES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是_________反应。形成该聚合物的两种单体的结构简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
某有机物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在一定条件下,A、B、C、D、E、F具有下列转化关系:

已知D的蒸气密度是氢气的29倍,并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1)写出F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 → A的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 → D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B → C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共1题)

3.
二乙酸—1,4—环己二醇酯可通过下列路线合成:

(1)上述合成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反应类型是_____
A.加成B.消去C.取代D.氧化E.聚合F.酯化
(2)与互为同分异构体,满足条件:①能发生银镜反应和酯化反应;②所有碳原子在一条直链上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
(3)写出②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⑤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合理的方案以CH2=CH—CH=CH2(1,3—丁二烯)和醋酸为原料合成(用合成路线流程图表示,并注明反应条件)。
提示:①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 ②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CH3CH2OHH2C=C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题(共1题)

4.
有机物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现取4.6 g A与5.6 L氧气(标准状况)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燃烧后只生成CO2、CO和水蒸气(假设反应物没有剩余)。将反应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5.4 g,碱石灰增重4.4g。回答下列问题:
(1)4.6g A中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
(2)通过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
(3)可以利用核磁共振氢谱法确定有机物A的结构,请完成下表:
判断依据
结论(写结构简式)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单选题(共7题)

5.
下列有关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 3—甲基—1—丁烯 B. 2—乙基—1—丙烯
C. 3—甲基—3—丁烯 D. 2—甲基—1—丁烯
6.
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的是
A.B.C.D.
7.
茉莉醛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茉莉醛属于芳香烃 B. 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能被新制氢氧化铜氧化   D. 一定条件下,最多能与4mol氢气加成
8.
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40℃时发生的反应类型是
A. 加成反应 B. 取代反应 C. 消去反应 D. 聚合反应
9.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葡萄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B. 油脂的硬化发生加成反应
C. 氨基酸分子间脱水可形成肽键 D. NaCl溶液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10.
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 乙酸和乙醛    B. 乙醇和水 C. 苯和苯酚 D. 溴乙烷和水
11.
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对生活中各种物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酒精可用于杀菌消毒
B.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属于烃类
C.塑料、油脂、橡胶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普通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盐

5.选择题(共10题)

12.

如图的电路中,电流表测量的是(    )

13.

如图的电路中,电流表测量的是(    )

14.2010年10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车船税法(草案)》。该草案对乘用车分7个梯度按照不同排量实施阶梯式征税。这一财税政策的主要意义在于( )
①增加财政收人,刺激经济增长     ②鼓励发展小排量汽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③抑制汽车消费,缓解资源压力     ④引导消费者节能减排、绿色消费
15.等位基因是位于(   )
16.等位基因是位于(   )
17.某动物的精子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是(   )
18.

在数列{an}中,a1=22an+1=2an+1,则a101的值为  (    )

19.

某人骑着一辆普通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若人和车所受的阻力为25N,则通常情况下,骑车人消耗的功率最接近      (     )

2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2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6.多选题(共2题)

2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和结构不同的两有机物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B. 最简式相同的两有机物所含各元素的百分含量一定相同
C. 三氯甲烷没有异构体可以说明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
D. 苯酚显酸性乙醇不显酸性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会相互影响
23.
某有机物A可发生下列变化。已知C为羧酸,且C、E不发生银镜反应,则A的可能结构为
A.B.
C.CH3CH2COOCH2CH2CH3D.HCOO(CH2)4CH3

7.实验题(共1题)

24.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乙酸乙酯的制取和分离进行了实验探究。
制备:下列是该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装置中长导管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
(2)证明锥形瓶中收集到乙酸乙酯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离:锥形瓶中得到的产物是混合物,为了分离该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流程:

(3)a试剂最好选用________;
(4)操作Ⅰ、操作Ⅱ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A.过滤、分液
B.萃取、蒸馏
C.分液、蒸馏
D.过滤、蒸发
 
讨论:研究表明质子酸离子液体也可用作酯化反应的催化剂。通过对比实验可以研究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实验中除了需控制反应物乙酸、乙醇的用量相同外,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2道)

    综合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0道)

    多选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