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年温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四校联考化学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29493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单选题(共5题)

1.
把物质的量均为0.1 mol的AlCl3、CuCl2和H2SO4溶于水配制成100 mL混合溶液,用石墨作电极电解,并收集两电极所产生的气体,一段时间后在两极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相同。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电路中共转移0.9 mol电子
B.阳极得到的气体中有O2,且其物质的量为0.35 mol
C.阴极的质量增加3.2 g
D.铝元素仅以Al(OH)3的形式存在
2.
下列事实中,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A.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镶嵌有一定量的锌块
B.镀锌的铁制品比镀锡的铁制品耐用
C.埋在潮湿疏松土壤里的铁管比埋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里的铁管更易被腐蚀
D.在空气中,金属银的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物质
3.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或所得的结论错误的是
 
操作及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将一小块刚用酸处理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熔化而不滴落。
铝表面很快形成熔点比铝高的氧化膜,氧化膜包住了熔化的铝
B
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钠块表面产生气泡。
乙醇分子中含有羟基
C
向CaCl2溶液中加入过量Na2SO4溶液,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Na2CO3浓溶液,产生白色浑浊。
白色浑浊为CaCO3,化学反应具有可逆性,化学反应的进程都有一定的限度
D
向2 mL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2 min,加入新制Cu(OH)2在加热,无明显现象。
淀粉在酸性条件下不水解
 
A.AB.BC.CD.D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用加热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碳酸氢钠的碳酸钠
B. 用盐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C. 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则测定值偏大
D. 质量m1单侧面积S的镀锌铁皮(锌密度)放入6mol/L HCl溶液中,到反应速率突然减少时,立即取出铁片,冲洗烘干后称量得质量m2。则锌镀层厚度为=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纸层析法分离Fe2+和Cu2+实验中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上吸附的水作为流动相
B.硫酸亚铁铵晶体过滤后用无水乙醇洗涤,阿司匹林晶体过滤后时用水洗
C.牙膏中的安息香酸钠、氟化钠等溶于水,水解使溶液显酸性。
D.欲分离KNO3和NaCl按物质的量1:1组成的混合物,先将样品溶解,然后加热至表面出现晶膜后冷却,过滤得KNO3晶体;将母液加热至大量晶体析出后,用余热蒸干,得NaCl晶体。

2.选择题(共3题)

6.

有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指数函数y=ax是增函数;y=12x是指数函数;y=12x是增函数”,结论显然是错误的,原因是(   )

7.

有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指数函数y=ax是增函数;y=12x是指数函数;y=12x是增函数”,结论显然是错误的,原因是(   )

8.绿色皱粒豌豆与黄色圆粒豌豆杂交,F1­全为黄色圆粒,F2代中黄色皱粒纯合体占(    )

3.实验题(共1题)

9.
某兴趣小组为验证日常生活用的火柴头上只含有KClO3、MnO2、S,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步骤①中可能发生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为验证气体A,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若能观察到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火柴头上含有S元素。

(3)步骤②的实验操作装置如下图所示

a.该操作的名称是____
b.写出图中A仪器的名称___;
c.该装置图有几处错误,请指出:
B仪器处关键性的错误__________,C仪器处的错误改进后应是:___________。
(4)要证明火柴头中含有Cl元素,在步骤②以后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
(5)有学生提出检验火柴头上中含有Cl元素,另一套实验方案:

请写出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提出上述方法中出现白色沉淀并不能充分说明火柴头上KClO3的存在,其理由是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