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29476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推断题(共1题)

1.
某厂以甘蔗为原料制糖,对产生的大量甘蔗渣按下图所示转化进行综合利用。其中B是A水解的最终产物;C的化学式为C3H6O3,一定条件下2个C分子间脱去2个水分子可生成一种六元环状化合物;D可使溴水褪色;H的三聚合物I也是一种六元环状化合物。(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没有列出)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①高分子化合物F__________;②C脱水生成的六元环状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
(2)写出反应G→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与浓硝酸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2.计算题(共1题)

2.
已知A为烃, B为烃的含氧衍生物. 由等物质的量的 A 和 B 组成的混合物 0.05 mol 在0.125 mol 的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 生成 0.1 mol 的 CO2和 0.1 mol H2O, 试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从分子式的角度看, 等物质的量A和B组成的混合物平均组成可用化学式表示为_________。
(2)另取一定量的A和B完全燃烧, 将其以任意物质的量比混合, 且物质的量之和一定,则:
①若耗氧量一定,则A和B的分子式分别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一定,则A和B的分子式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7题)

3.
某烃结构式用键线式表示为,该烃与Br2加成时(物质的量之比为1︰1),所得产物有
A.3种B.4种C.5种D.6种
4.
有机物分子中的一个碳原子所连的4个原子或原子团均不相同时,该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具有光学活性,某有机物结构如图:

具有光学活性(式中标有*号的碳为手性碳原子),欲使其保持光学活性,发生以下哪种反应后,该有机物仍一定具有光学活性
A.消去反应B.水解反应C.银镜反应D.酯化反应
5.
下列事实不能用有机物分子内基团间的相互作用解释的是
A.苯酚(C6H5OH)能跟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
B.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
C.甲苯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
D.苯在50℃~ 60℃时发生硝化反应而甲苯在30℃时即可
6.
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乙烯的最简式C2H4B.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D.溴乙烷的键线式Br
7.
已知共轭二烯烃(两个碳碳双键间有一个碳碳单键)与烯或炔可发生反应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如1,3-丁二烯与乙烯反应可表示为:,则异戊二烯(2-甲基-1,3-丁二烯)与丙烯反应,生成的产物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A.AB.BC.CD.D
8.
以2-溴丙烷为原料合成1,2-丙二醇,需要经过的反应是
A.加成—消去一取代B.取代一消去—加成
C.消去—加成—取代D.消去—取代一加成
9.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加过量饱和纯碱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
③动植物的油脂中都含有油酸,油酸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变质
④淀粉遇碘酒变蓝色,葡萄糖能与新制Cu(OH)2发生反应
⑤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都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A. ①②④⑤ B. ②④⑤     C. ①②⑤     D. ③④⑤

4.选择题(共10题)

10.

如图,△ABC中,∠ACB=90°,沿CD折叠△CBD,使点B恰好落在AC边上的点E处.若∠A=22°,则∠BDC等于(   )

11.

如图,△ABC中,∠ACB=90°,沿CD折叠△CBD,使点B恰好落在AC边上的点E处.若∠A=22°,则∠BDC等于(   )

12.“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与雍正的这句话观点不一致的是 
13.

的倒数是(    )

14.

的倒数是(    )

15.

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侧面积(   )

16.

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侧面积(   )

17.

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侧面积(   )

18.

下列运算中,结果是a4的是(   )

19.

下列运算中,结果是a4的是(   )

5.填空题(共1题)

20.
现有九种有机物:①乙烯 ②乙醇 ③乙醛 ④油酸 ⑤甲酸甲酯 ⑥葡萄糖 ⑦甘氨酸
(1)常温下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
(2)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题(共2题)

21.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研究乙醇氧化的实验并验证其产物,设计了甲、乙二套装置(图中的夹持仪器均未画出,“△”表示酒精灯热源),每套装置又可划分为①、②、③三部分。仪器中盛放的试剂为:a-无水乙醇(沸点:78 ℃);b-铜丝;c-无水硫酸铜;d-银氨溶液。

(1)简述两套方案各自的优点: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集中两套方案的优点,组成一套比较合理完善的实验装置,可按气流由左至右的顺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例如甲①,乙②)
(3)若要保证此实验有较高的效率,还需补充的仪器有________。理由________。
(4)写出d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5)装置中,若撤去第①部分,其它操作不变,则无水硫酸铜无明显变化,其余现象与(4)相同,推断燃烧管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2.
将煤焦油中的苯、甲苯和苯酚进行分离,可采用如下图所示方法和操作:

(1)写出物质①和⑤的分子式: ①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分离方法②和③的名称: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层液体④通入气体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离出的苯酚含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填编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0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