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476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综合题(共1题)

1.
(Ⅰ)将铜丝的一端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冷却后变黑。再在酒精灯上将该铜丝加热至红热状态。如右图所示,趁热插入到试管里的氯化铵晶体中,在试管中出现白烟。冷却后取出铜丝,可看到铜丝变成光亮的紫红色。回答下列问题:

⑴解释“当红热的铜丝插入氯化铵晶体中,出现白烟”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⑵灼热的氧化铜在氯化铵中变成单质铜,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II)2008年,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实现了太空行走。在航天发射时,肼(N2H4)及其衍生物常用作火箭推进剂。
⑴N2H4·H2O能发生类似NH3·H2O的微弱电离,使溶液显示弱碱性,该电离分两步,写出第一步电离的方程式
⑵在实验室中,用N2H4·H2O与NaOH颗粒一起蒸馏,收集114~116℃的馏分即为无水肼。
①在蒸馏过程中不需要的仪器是 (填序号字母)。
A.酒精灯
B.长直玻璃导管
C.锥形瓶
D.冷凝管
 
E.牛角管(接液管)F.蒸馏烧瓶G.酸式滴定管
②除上述必需的仪器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⑶肼能使锅炉内壁的铁锈(主要成分Fe2O3)变成磁性氧化铁(Fe3O4)层,可减缓锅炉锈蚀。若反应过程中肼转化为氮气,每生成1molFe3O4,需要消耗肼的质量为   g。

2.计算题(共2题)

2.
某天然碱可以看作是CO2和NaOH反应后的产物组成的一种物质。为了测定该物质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⑴称取3.32g天然碱样品,加入30mL过量稀盐酸,产生672mL CO2气体(标准状况);⑵另称取3.32g天然碱样品,在300℃下加热至分解完全,产生CO2112mL(标准状况)和0.45g水。试通过计算,确定天然碱的化学式。
3.
金属锡的纯度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测定:将样品溶于盐酸Sn+2HCl=SnCl2+H2↑,再加过量的FeCl3溶液。发生如下反应:SnCl2+2FeCl3=SnCl4+2FeCl2,最后可用一定浓度的K2Cr2O7溶液滴定生成的Fe2+,此时还原产物为Cr3+。现有金属锡试样0.613g,经上述反应后,共用去0.1mol/L的K2Cr2O7的硫酸溶液16.0mL。
⑴ 写出K2Cr2O7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并配平__________________;
⑵ 试样中锡的质量分数(假定杂质不参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2题)

4.
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事实
结论
A
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要在放电条件下才与氧气反应
非金属性:P>N
B
CO2的水溶液可导电
CO2是电解质
C
SO2通入溴水溶液,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
D
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同浓度溶液的pH:NaAlO2> NaHCO3
 
A.AB.BC.CD.D
5.
人们常说,表面文章当少做。不过,德国科学家格哈德·特尔却因研究“表面文章”——表面化学成果辉煌而荣获200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他不仅开创了表面化学的方法论,更造就了许多惠及人类日常生活的应用成果,其中埃特尔有关一氧化碳在金属铂表面的氧化过程的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为减轻汽车尾气污染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有关说法:①汽车尾气中含有CO、碳氢化合物(CxHy)、NOx等有害气体,②汽车尾气是现代大城市的重要污染源之一,③汽车尾气可能导致光化学烟雾,④净化器中铂催化剂表面上可能发生的反应有:2xCO+2NOx=2xCO2
+N2。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4.选择题(共1题)

6.

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红球、黑球、白球共有若干个,除颜色外,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小新从布袋中随机摸出一球,记下颜色后放回布袋中,摇匀后再随机摸出一球,记下颜色,……,如此大量摸球实验后,小新发现从中摸出红球的频率稳定于20%,摸出黑球的频率稳定于50%.对此实验,他总结出下列结论:①若进行大量摸球实验,摸出白球的频率应稳定于30%;②若从布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该球是黑球的概率最大;③若再摸球100次,必有20次摸出的球是红球.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计算题:(2道)

    单选题:(2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