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8分)下图是氨氧燃料电池示意图,按照此图的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1)a电极作______极(填“正”、“负”或“阴”、“阳”),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已知N2(g)+3H2(g)=2NH3(g) ΔH=" —92.4" kJ·mol-1;2H2(g)+O2(g)=2H2O(g) ΔH=" —483.6" kJ·mol-1,试写出氨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该燃料电池产生的电能在铁皮上镀锌(制白铁皮),某铁皮上现需要镀上97.5g锌,理论上至少需要消耗氨气_________L(标准状况)。

(1)a电极作______极(填“正”、“负”或“阴”、“阳”),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已知N2(g)+3H2(g)=2NH3(g) ΔH=" —92.4" kJ·mol-1;2H2(g)+O2(g)=2H2O(g) ΔH=" —483.6" kJ·mol-1,试写出氨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该燃料电池产生的电能在铁皮上镀锌(制白铁皮),某铁皮上现需要镀上97.5g锌,理论上至少需要消耗氨气_________L(标准状况)。
2.
(20分)
(I)多项选择题(6分)
下列关于水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E.电渗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使用到的离子交换膜只有阳离子交换膜
(II)(14分)
下列是工业合成氨的简要流程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2通常用碳氢化合物与水反应,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从冷凝器回流到压缩机中的X是 。
(2)比较工业上合成氨和SO2的催化氧化反应,其生产条件有哪些异同,并解释原因
。
(3)将N2、H2按体积比1∶3进入合成塔,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中,氨的体积分数为15%,则H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
(4)NH3的用途之一是制造化肥,但在化肥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铵态氮肥不可以和草木灰混用,解释其原因 。
(5)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除了制造化肥之外,再列举出两种NH3的用途
。
(I)多项选择题(6分)
下列关于水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FeSO4·7H2O是常用的混凝剂,它除去悬浮固体颗粒的过程只是物理过程 |
B.用纯碱和生石灰处理硬水,既可以除去暂时硬度,也可以除去永久硬度 |
C.永久硬度的水可以采用离子交换法进行软化,其主要就是利用了离子交换膜技术 |
D.污水处理中的三级处理是采用化学方法,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和净化 |
E.电渗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使用到的离子交换膜只有阳离子交换膜
(II)(14分)
下列是工业合成氨的简要流程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2通常用碳氢化合物与水反应,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从冷凝器回流到压缩机中的X是 。
(2)比较工业上合成氨和SO2的催化氧化反应,其生产条件有哪些异同,并解释原因
。
(3)将N2、H2按体积比1∶3进入合成塔,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中,氨的体积分数为15%,则H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
(4)NH3的用途之一是制造化肥,但在化肥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铵态氮肥不可以和草木灰混用,解释其原因 。
(5)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除了制造化肥之外,再列举出两种NH3的用途
。
2.推断题- (共2题)
3.
(20分)
(I)多项选择题(6分)
在一定条件下,烯烃可发生臭氧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生成羰基化合物,该反应可表示为:

已知某有机物发生臭氧氧化还原水解反应后的产物为 CH3COCH2CHO,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II)(14分)
A~G都是有机化合物,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有机物G的蒸气与甲烷的相对密度为11,取0.1mol的G完全燃烧生成48.4gCO2和10.8gH2O,则G的分子式是 ;
(2)写出B的结构简式 ;
(3)上述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填代号);
(4)由E生成F的反应条件是 ;
(5)由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是 ;
(6)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其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同分异构体的是 (填结构简式)。
①分子内除了苯环外无其他环状结构,且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
②1mol该同分异构体与NaOH溶液反应时,可消耗3mol的NaOH。
(I)多项选择题(6分)
在一定条件下,烯烃可发生臭氧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生成羰基化合物,该反应可表示为:

已知某有机物发生臭氧氧化还原水解反应后的产物为 CH3COCH2CHO,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II)(14分)
A~G都是有机化合物,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有机物G的蒸气与甲烷的相对密度为11,取0.1mol的G完全燃烧生成48.4gCO2和10.8gH2O,则G的分子式是 ;
(2)写出B的结构简式 ;
(3)上述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填代号);
(4)由E生成F的反应条件是 ;
(5)由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是 ;
(6)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其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同分异构体的是 (填结构简式)。
①分子内除了苯环外无其他环状结构,且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
②1mol该同分异构体与NaOH溶液反应时,可消耗3mol的NaOH。
4.
(8分)A、B、C均为有机物,且 1mol B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2mol的二氧化碳。A、B、C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试回答:
(1)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B与C按物质的量之比1:1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 ;
(3)写出C3O2的结构式 。

试回答:
(1)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B与C按物质的量之比1:1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 ;
(3)写出C3O2的结构式 。
3.选择题- (共8题)
4.单选题- (共3题)
15.
2010年11月,在墨西哥坎昆举行了全球环境气候会议,我国近年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的成就受到了肯定。下列减排的气体中,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二氧化碳 | B.二氧化硫 | C.氮氧化物 | D.含铅废气 |
5.多选题- (共1题)
16.
下列有关元素或物质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在数值上一定等于它所在的族序数 |
B.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难失去电子 |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越高 |
D.酸性:HClO4>H2SO4>H3PO4>H2SiO3 |
6.实验题- (共1题)
17.
(11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锌与硫酸反应的产物,选用了12mol/L的硫酸50ml与过量的锌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对硫酸的还原产物进行确定检验。
(1)提出假设。根据所学的知识,他们对硫酸的还原产物提出了三种假设:
假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3:有SO2与H2 两种气体。
(2)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假设。小组为了证明假设3,选用了如图所示的仪器与药品,按气流由左至右的方向,仪器的接口顺序为a→
(仪器与药品可重复使用)。

(3)实验过程。根据(2)中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依据所给仪器和条件,要证明有H2产生,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证明确有SO2与H2 两种气体产生。请你从理论上给予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停止后,将烧瓶中的液体过滤,滤液用水稀释,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81.55g沉淀。则在该实验中生成的SO2与H2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同温同压)。
(1)提出假设。根据所学的知识,他们对硫酸的还原产物提出了三种假设:
假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3:有SO2与H2 两种气体。
(2)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假设。小组为了证明假设3,选用了如图所示的仪器与药品,按气流由左至右的方向,仪器的接口顺序为a→
(仪器与药品可重复使用)。

(3)实验过程。根据(2)中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依据所给仪器和条件,要证明有H2产生,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证明确有SO2与H2 两种气体产生。请你从理论上给予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停止后,将烧瓶中的液体过滤,滤液用水稀释,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81.55g沉淀。则在该实验中生成的SO2与H2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同温同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推断题:(2道)
选择题:(8道)
单选题:(3道)
多选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