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请在如图塔式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另一种画法)相应位置中标出B元素的元素符号,同时在图中将过渡元素涂黑。

(2)D元素的简单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
(3)B、E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熔沸点那个高____________,(用具体的化学式表示)。
(4)E与C或F均能形成一些化合物,据有关资料E与C能形成化合物EC6,E能与F能形成化合物E2F2。请回答下面问题:
①甲同学通过分析认为EC6此物质不可能在O2中燃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通过查资料知化合物E2F2中既存在极性键,又存在非极性键,试写出其电子式:____________;该物质遇水不稳定,生成一种黄色沉淀和无色气体,还得到一种酸性溶液。试写出该过程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⑴下面是该小组同学提出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几种方案
A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 B加热氯化铵固体
C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 D将浓硫酸滴入浓氨水中
你认为可行的是_(填字母,多选不给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该小组同学把1 mol O2和NH3的混合气体导入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热,使之充分反应,恢复到常温常压下。若整个容器中的反应随着氧气的量的增加而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4NH3 + 5O2

①向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y=_________(用x的代数式表示,下同)x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容器中有不溶与水的气体,此气体在空气中变为红棕色,向溶液中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y=_______________,x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6题)
A.②③④⑨ | B.③④⑤⑦⑧⑨ | C.②③④⑧⑨ | D.①③⑤⑧ |
A.由二氧化碳合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 | B.在该反应中金属钠体现了强还原性 |
C.在该反应中二氧化碳体现了强氧化性 | D.金刚石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
A.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B. 水分子呈直线形,氨分子呈三角锥形
C. 碳原子之间可形成碳碳单键、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
D. 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的热稳定性就越大
A.汽车燃料油(如汽油、柴油)中含氮,NO是其燃烧产物 |
B.是空气中的N2和汽车燃料油发生了化学反应 |
C.是汽车排出的高温尾气导致空气中的N2和O2发生化合反应 |
D.空气中的N2与O2在汽车汽缸内的高温环境下发生反应的产物 |
4.选择题- (共7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组成国民议会的法国人民的代表们,认为不知人权、忽视人权或轻蔑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
第六条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材料二
第三篇 国家权力
第一章 国民立法议会
第三节 初级会议 选举人的选任
第一条 为了组成国民立法议会,积极公民们应每年一次在城市和在区集合为初级会议。
第二条 凡属积极公民,必须……在王国内任何一地至少已经缴纳了相当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并须提出纳税的收据。
——摘编自《1791年宪法》(法国)
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贯穿法国大革命的始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制定出宪法决不解散!”
——网球场宣誓
材料二 “法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国家实行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原则。”
——《1791年宪法》
材料三 第九条 关于税收方面的经济特权,无论是人身的或实物的概应永远废除之。一切公民和一切财产均应纳税……
——《废除封建制度的法令》(1789年8月)
材料四 在那场决定路易十六生死的国民公会投票表决中,参加表决的721名议员有361人主张死刑并立即执行,26人主张死刑但缓期执行,334人反对死刑。1793年1月21日中午,年仅39岁的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③认识是主体对客观的真实性反映
④正确的价值判断要自觉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③认识是主体对客观的真实性反映
④正确的价值判断要自觉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
5.解答题- (共1题)
(1)X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周期,_____族,为_____元素(金属或非金属)
(2)写出其最高价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估计后者为________性(填“酸”或“碱”)
6.实验题- (共1题)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________
(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________
(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4)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_____)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7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