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4月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463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推断题(共1题)

1.
已知:苯环上连有的基团不同时,新的基团可能进入间位,也可能进入邻、对位。
煤是非再生能源,我国煤炭储量占能源总储量约94%。下图是煤干馏得到的主要产物,以及产物之一甲苯的有关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煤的干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态物质A是________(写名称),它是冶金工业的重要原料,还用于__________(再写一种用途)。
(2)由甲苯制备物质C时,若反应①和②的顺序交换,得到的物质不是C,而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一种即可)。
(3)反应③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反应④是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4)与E含相同基团(苯基和—C≡C—)的E的同分异构体(包括E)共_______种。

2.工业流程(共1题)

2.
某化工厂联合生产纯碱、镁、阻燃剂。以白云石(CaCO3·MgCO3)为原料冶炼镁:经高温煅烧生成的氧化物在还原炉中经1200℃用硅铁还原生成镁蒸汽(铁化合价不变),镁蒸汽经冷凝为粗镁;同时以海水为原料制碱和制阻燃剂。具体流程如下:

(1)分别写出A、B、C的化学式      ;沉淀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硅铁还原生成镁蒸汽时选择低压和1200℃,试分析选择这种反应条件的原因
   
(3)精制卤水中的MgCl2与适量石灰乳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镁[Mg(OH)Cl]沉淀,此时溶液中主要溶质是(写化学式)    
(4)描述流程中相关操作Ⅰ包括过滤、
(5)已知:Mg(OH)2(s)→MgO(s)+H2O(g)-81.5kJ;Al(OH)3(s)→0.5Al2O3(s)+1.5 H2O(g)-87.7kJ
①Mg(OH)2能起阻燃作用,其原因是
②等质量Mg(OH)2和Al(OH)3相比,阻燃效果较好的是   
(6)某化工厂利用上图所示流程联合生产纯碱、镁、阻燃剂,试分析该生产的优点

3.综合题(共1题)

3.
已知溶液中:还原性HSO3>I,氧化性IO3> I2 > SO42。在含3 mol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加入的KIO3和析出的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_;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
(2)写出b点到c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溶液中的I为0.4 mol时,加入的KIO3为____________mol。
(4)若往100 mL1mol/L的KIO3溶液中滴加NaHSO3溶液,反应开始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计算题(共1题)

4.
钢铁生锈的过程十分复杂,已知某铁锈含有Fe2O3•nH2O(n≤1),还可能有Fe(OH)3和FeCO3。某学习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①取12.574g铁锈隔绝空气加热至恒重,得到固体10.528g。
②另取6.287g铁锈,在205.00 mL 1.000mol/L的稀硝酸中恰好完全溶解,产生NO气体89.60 mL(标准状况)。
(1)根据实验①,铁锈中是否只含Fe2O3•nH2O?试通过计算回答。
(2)根据实验②,能否确定铁锈中含有FeCO3?理由是什么?
(3)若n=0.8,试通过计算确定6.287g铁锈的成分以及它们的物质的量。

5.单选题(共9题)

5.
如图,在置于空气的容器里盛有NaCl溶液,再放入缠绕铜丝的铁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铜丝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2H2O→4OH
B. 铁钉上发生的反应为:Fe-3e→Fe3+
C. NaCl的存在能加快铁钉的腐蚀速率
D. 一段时间后铁钉上出现红棕色物质
6.
苹果联建公司用价格更低的正己烷代替酒精清洗电器零部件,已造成许多工人中毒。关于正己烷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属芳香烃 B. 有毒 C. 易挥发 D. 难溶于水
7.
已知-NH2呈碱性,-CONH2呈中性。分子式均为C7H7O2N的以下有机物,对其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物质既有酸性又有碱性   ②乙物质只有碱性
③丙物质只有酸性 ④丁物质既不显酸性又不显碱性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8.
以下物质的工业制备所用主要原料(括号内物质)不符合事实的是
A. 碘(海带)   B. 溴(海水晒盐后的余液)
C. 乙烯(乙醇) D. 顺丁橡胶(石油裂解气)
9.
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由23Na、35Cl、37Cl构成的11.7g氯化钠中,37Cl的质量为
A. 1.75g     B. 1.85 g     C. 5.25 g    D. 5.85g
10.
日本核电站附近检测到放射性原子131I。关于131I 原子和127I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它们互称为同位素 B. 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C. 它们相差4个质子 D. 它们的电子数相同
11.
以下物质的分离方法错误的是
A. 将碘和四氯化碳分离:蒸馏、
B. 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加入浓溴水,过滤
C. 煤焦油和粗氨水的分离:分液、
D. 分离溶液中微量的Fe3+ 和Cu2+:纸上层析
12.
如图,某同学将KClO3、浓盐酸、镁粉装进试管中,塞好胶塞,片刻后在管外点燃镁条,产生耀眼的白光,立即发现胶塞剧烈冲出。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

A. 制取氢气并检验其纯度   B. 制取氯气并检验其纯度
C. 验证氯酸钾的氧化性 D. 验证光对氢气和氯气反应的作用
13.
以下反应都有钠的化合物生成,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A. Na2O2与水:NaOH B. NaNO3加热:NaNO2
C. 金属钠与甲醇:CH3ONa D. NaNO3与浓硫酸微热制硝酸:Na2SO4

6.选择题(共6题)

14.

6050030是一个{#blank#}1{#/blank#}位数,最高位上是{#blank#}2{#/blank#},表示{#blank#}3{#/blank#}个{#blank#}4{#/blank#},“5”在{#blank#}5{#/blank#}位,表示5个{#blank#}6{#/blank#}。

15.

将14290000、1300000000、900000000、4230000这几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并且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改写:{#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blank#}4{#/blank#}

从小到大排序:{#blank#}5{#/blank#}

16.最小的六位数是111111。
17.

用3个“0”和3个“1”按要求组成一个六位数。(每种情况至少写出1个数。)

一个0也不读的数有{#blank#}1{#/blank#};只读一个零的数有{#blank#}2{#/blank#};

读出两个零的数有{#blank#}3{#/blank#}; 最大的六位数是{#blank#}4{#/blank#};

最小的六位数是{#blank#}5{#/blank#}。

18.

3040000000是一个{#blank#}1{#/blank#}位数,其中“3”在{#blank#}2{#/blank#}位上,表示3个{#blank#}3{#/blank#};“4”在{#blank#}4{#/blank#}位上,表示4个{#blank#}5{#/blank#}。

19.

一个九位数,最高位是7,个级上都是0,其他数位上都是6,这个数是{#blank#}1{#/blank#},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blank#}2{#/blank#},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blank#}3{#/blank#},精确到亿位大约是{#blank#}4{#/blank#}。

7.多选题(共2题)

20.
在铜催化和加热的条件下,用苯甲醇制得了苯甲醛,同时还有氢气生成。分离出铜后,检验该苯甲醛是否是纯净物可用的方法是
A. 定量分析--测熔点 B. 定性分析--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 定量分析--银氨溶液 D. 定性分析--新制氢氧化铜
21.
某学习小组根据化学知识和下表的数据,设计了表中的实验,以验证酸性:盐酸>碳酸>苯酚>碳酸氢根离子,其中不合理的是 (   )
物质
电离常数
和溶解度(25℃)
C6H5OH
K=1.28×10-10
S = 9.3g/100g水
H2CO3
K1 =4.3×10-7
 
K2 =5.6×10-11
 
 
组别
操作
判断依据
A
盐酸和碳酸
往碳酸钙固体中滴加盐酸
观察有无气体产生
B
碳酸与苯酚
往苯酚钠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观察溶液是否变浑浊
C
碳酸与苯酚
配制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溶液和苯酚钠溶液
比较溶液的pH
D
HCO3与苯酚
在苯酚悬浊液中,加入过量的 Na2CO3溶液
观察悬浊液是否变澄清
 
 
A.AB.BC.CD.D

8.实验题(共1题)

22.
用图示装置制取PCl3,在E中放入足量白磷,将氯气不间断地通入E,氯气与白磷就会发生反应,并放出热量(温度高于75℃)。已知:PCl3和 PCl5遇水强烈反应,它们熔沸点数据如下:
 
熔点
沸点
PCl3
-112℃
75℃
PCl5
148℃
200℃
 

请根据图中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2)为得到氯气,若B中加入MnO2,则A中应加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若发现C中气泡产生过猛,需要进行的操作或对装置进行的改进是    
(4)在反应开始时主要生成PCl3,而后来主要生成PCl5,原因可能是 ;从PCl3和PCl5的混合物中分离出PCl3的方法是    (选填序号)。
a.蒸馏 b.过滤 c.分液 d.升华
(5)生成的PCl3在G中收集,则F中盛有 ,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C、D、H所盛的试剂分别是(选填序号):C ; D ; H
a.饱和食盐水 b.浓硫酸 c.无水氯化钙 d.碱石灰
(7)如果E中反应放热较多,G处的导管可能发生堵塞,其原因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综合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