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理)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29456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1/8/3

1.工业流程(共1题)

1.
四氯化钛(TiCl4)是制取航天航空工业材料——钛合金的重要原料,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TiO3)制备TiCl4等产品的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往①中加入铁屑至浸出液显紫色,此时溶液仍呈强酸性。该过程中有如下反应发生。
2Fe3+Fe =3Fe2
2TiO2(无色) +Fe+4H= 2Ti3(紫色) +Fe2+2H2O
Ti3(紫色) +Fe3+H2O = TiO2(无色) +Fe2+2H
加入铁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②→③工艺中需要控制条件以形成TiO2·n H2O溶胶,该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在____________________范围。
(3)上述工艺具有成本低、可用低品位矿物为原料等优点。依据绿色化学理念,该工艺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求写出一项)。
(4)依据下表信息,要精制含少量SiCl4杂质的TiCl4 ,可采用_____________方法。
 
TiCl4
SiCl4
熔点/℃
-25.0
-68.8
沸点/℃
136.4
57.6
 

2.单选题(共4题)

2.
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H2SO4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对此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的实质是:乙酸脱去氢原子,乙醇脱去羟基,形成水
B.浓硫酸可以加快此反应的速率
C.充分振荡混合液,下层液体可能有气泡产生
D.为安全起见,通常往混合液中加入沸石再加热,长直玻璃导管不宜直接伸入液面以下
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被通电分解时,水分子内的化学键被破坏
B.一定条件下1 mol N2与3 mol H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可生成2 mol NH3
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D.干冰气化时,没有破坏二氧化碳分子内的化学键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中,一定都含有非金属元素
B.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C.全部由非金属构成的化合物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而离子化合物中一般不存在单个分子
5.
下列各种混合物中,不能混溶的是( )
A.植物油和乙醇B.苯和水C.酒精和水D.汽油和苯

3.选择题(共1题)

6.

加偏旁变新字,再组词。

候---{#blank#}1{#/blank#} {#blank#}2{#/blank#}     列---{#blank#}3{#/blank#} {#blank#}4{#/blank#}    垂---{#blank#}5{#/blank#} {#blank#}6{#/blank#}

甚---{#blank#}7{#/blank#} {#blank#}8{#/blank#}     夭---{#blank#}9{#/blank#} {#blank#}10{#/blank#}    备---{#blank#}11{#/blank#} {#blank#}12{#/blank#}

4.填空题(共1题)

7.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每个字母表示一种短周期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
(2)A、B、E、F、G五种元素所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最不稳定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3)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第________族。
(4)E、F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写出C和F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C、D 的离子半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符号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