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下列框图中的A—J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八种物质,所有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已知常温、常压下D为无色液体, C、E、G均为气体单质,B为金属,I是由3个原子组成的一元含氧弱酸分子, A—J可发生如下转化: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G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F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15.6gA与D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常温下,A为一种______色的固体,它的一种重要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写出D、G反应转化为I和J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G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F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15.6gA与D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常温下,A为一种______色的固体,它的一种重要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写出D、G反应转化为I和J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题)
3.选择题- (共2题)
4.实验题- (共2题)
5.
电镀厂曾采用有氰电镀工艺,由于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的剧毒CN-离子,而逐渐被无氰电镀工艺替代。处理有氰电镀的废水时,可在催化剂TiO2作用下,先用NaClO将CN-离子氧化成CNO-,再在酸性条件下继续被NaClO氧化成N2和CO2。环保工作人员在密闭系统中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处理方法的有效性,并测定CN-被处理的百分率。
将浓缩后含CN-离子的污水与过量NaClO溶液的混合液共200mL(其中CN-的浓度为0.05mol·L-1)倒入甲中,塞上橡皮塞,一段时间后,打开橡皮塞和活塞,使溶液全部放入乙中,关闭活塞。回答下列问题:
⑴乙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乙中生成的气体除N2和CO2外,还有HCl及副产物Cl2等,上述实验是通过测定二氧化碳的量来确定对CN-的处理效果。则丙中加入的除杂试剂是__________(填字母)
a.饱和食盐水 b.饱和NaHCO3溶液 c.浓NaOH溶液 d.浓硫酸
⑶丁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戊中盛有含Ca(OH)20.02mol的石灰水,若实验中戊中共生成0.82 g沉淀,则该实验中测得CN-被处理的百分率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说明该测得值与实际处理的百分率相比偏高还是偏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要说明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浓缩后含CN-离子的污水与过量NaClO溶液的混合液共200mL(其中CN-的浓度为0.05mol·L-1)倒入甲中,塞上橡皮塞,一段时间后,打开橡皮塞和活塞,使溶液全部放入乙中,关闭活塞。回答下列问题:
⑴乙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乙中生成的气体除N2和CO2外,还有HCl及副产物Cl2等,上述实验是通过测定二氧化碳的量来确定对CN-的处理效果。则丙中加入的除杂试剂是__________(填字母)
a.饱和食盐水 b.饱和NaHCO3溶液 c.浓NaOH溶液 d.浓硫酸
⑶丁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戊中盛有含Ca(OH)20.02mol的石灰水,若实验中戊中共生成0.82 g沉淀,则该实验中测得CN-被处理的百分率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说明该测得值与实际处理的百分率相比偏高还是偏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要说明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从固体混合物A出发可以发生如下框图所示的一系列变化.

G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固体;溶液H的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中收集气体C,可选择下图装置中的________。
(2)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__.在操作②中所使用的玻璃仪器的名称是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中,要获得干燥纯净的黄绿色气体F,可以将它通过如图中的装置,其中瓶Ⅰ中盛放的是_________,瓶Ⅱ中盛放的是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必须吸收多余的气体F,以免污染空气.下图是实验室用NaOH溶液吸收气体F的装置,为防止产生倒吸现象,合理的装置是____________.

G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固体;溶液H的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中收集气体C,可选择下图装置中的________。
(2)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__.在操作②中所使用的玻璃仪器的名称是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中,要获得干燥纯净的黄绿色气体F,可以将它通过如图中的装置,其中瓶Ⅰ中盛放的是_________,瓶Ⅱ中盛放的是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必须吸收多余的气体F,以免污染空气.下图是实验室用NaOH溶液吸收气体F的装置,为防止产生倒吸现象,合理的装置是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道)
选择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