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A~L是由6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各物质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已知:(a) C、E是气体单质,F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金属;(b) B、J是氧化物,且J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c)化合物A、D、I、L的焰色反应显黄色;(d)白色沉淀K既溶于H溶液,又能溶于D溶液;(e)反应①是工业上生产D和C的重要方法。请回答:
(1)写出F的化学式________,D的电子式________,J的结构式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3)L溶液和G溶液混合能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已知:(a) C、E是气体单质,F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金属;(b) B、J是氧化物,且J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c)化合物A、D、I、L的焰色反应显黄色;(d)白色沉淀K既溶于H溶液,又能溶于D溶液;(e)反应①是工业上生产D和C的重要方法。请回答:
(1)写出F的化学式________,D的电子式________,J的结构式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3)L溶液和G溶液混合能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工业流程- (共1题)
2.
氨基磺酸(H2NSO3H)是一元固体强酸,溶于水和液氨,不溶于乙醇。在工业上用作酸性清洗剂、阻燃剂、磺化剂。用尿素[CO(NH2)2]和发烟硫酸(溶有SO3的硫酸)为原料合成氨基磺酸的路线如下:

(1)重结晶用10%~12%的硫酸作溶剂而不用水作溶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磺化”步骤中所发生的反应为:
①CO(NH2)2(s) + SO3(g)
H2NCONHSO3H(s) △H<0
②H2NCONHSO3H + H2SO4
2H2NSO3H + CO2↑
“磺化”过程应控制反应温度为75~80℃,若温度高于80℃,氨基磺酸的产率会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
(3)测定产品中氨基磺酸纯度的方法如下:称取7.920g产品配成l000mL待测液,量取25.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加入2mL 0.2mol·L-1稀盐酸,用淀粉碘化钾试剂作指示剂,逐滴加入0.08000mol·L-1NaNO2溶液,当溶液恰好变蓝时,消耗NaNO2溶液25.00mL,此时氨基磺酸恰好被完全氧化成N2,NaNO2的还原产物也为N2。试求产品中氨基磺酸的质量分数________。
(4)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进行酸碱中和滴定也能测定产品中氨基磺酸的纯度,测定结果通常比NaNO2法偏高,原因是氨基磺酸中混有___________杂质。

(1)重结晶用10%~12%的硫酸作溶剂而不用水作溶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磺化”步骤中所发生的反应为:
①CO(NH2)2(s) + SO3(g)

②H2NCONHSO3H + H2SO4

“磺化”过程应控制反应温度为75~80℃,若温度高于80℃,氨基磺酸的产率会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
(3)测定产品中氨基磺酸纯度的方法如下:称取7.920g产品配成l000mL待测液,量取25.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加入2mL 0.2mol·L-1稀盐酸,用淀粉碘化钾试剂作指示剂,逐滴加入0.08000mol·L-1NaNO2溶液,当溶液恰好变蓝时,消耗NaNO2溶液25.00mL,此时氨基磺酸恰好被完全氧化成N2,NaNO2的还原产物也为N2。试求产品中氨基磺酸的质量分数________。
(4)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进行酸碱中和滴定也能测定产品中氨基磺酸的纯度,测定结果通常比NaNO2法偏高,原因是氨基磺酸中混有___________杂质。
3.选择题- (共4题)
4.单选题- (共7题)
8.
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M层电子为偶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 |
B.短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等于该元素的最高价,但一定等于其族序数 |
C.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Y与氧元素可以形成X2YO2、X2YO3、H2Y2O2、X2Y2O4等物质 |
D.氧有16O、17O、18O三种核素,氢有1H、2H、3H三种核素,两者可以组成18种常温下呈液态的分子 |
9.
SCl2熔点为—78℃,沸点为59℃。若0.2mol SCln与足量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后可以得到57.4g的AgCl沉淀。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n = 2 | B.SCln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
C.SCln在固态时为分子晶体 | D.SCln溶于水能电离出Cl-- |
10.
对实验Ⅰ~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A.实验Ⅰ: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 |
B.实验Ⅱ: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
C.实验Ⅲ:试管中立刻出现红色沉淀 |
D.实验Ⅳ: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 |
11.
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测定溶液的pH,溶液显强碱性
②取少量溶液中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③在上述溶液中再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④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①测定溶液的pH,溶液显强碱性
②取少量溶液中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③在上述溶液中再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④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一定有SO32- 离子 | B.一定有CO32- 离子 |
C.Cl- 离子一定存在 | D.不能确定HCO3- 离子是否存在 |
12.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除去CO2中混有的CO: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B. 除去铜器表面的铜绿:用稀硝酸浸泡,再用水冲洗
C. 除去KNO3溶液中少量NaCl:加水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D. 除去Mg(OH)2固体中少量Ca(OH)2:加入足量MgCl2溶液,充分搅拌后过滤
A. 除去CO2中混有的CO: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B. 除去铜器表面的铜绿:用稀硝酸浸泡,再用水冲洗
C. 除去KNO3溶液中少量NaCl:加水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D. 除去Mg(OH)2固体中少量Ca(OH)2:加入足量MgCl2溶液,充分搅拌后过滤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选择题:(4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