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仿真卷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4339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推断题(共1题)

1.
(14分)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现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氯吡格雷是一种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根据原料的不同,该药物的合成路线通常有两条,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1)D的官能团除了氯原子外还有(填名称)
(2)有关A、C、D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A能与H2发生还原反应,但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C.A、C、D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D.D易溶于水和氯仿
(3)X的结构简式为  
(4) E与在酸性条件下生成氯吡格雷和另一种常见有机物,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6)已知:
在下列方框内写出由乙烯、甲醇为有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示意图为:

2.选择题(共4题)

2.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在南极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科学考察,科考队在南极发现了大量奇异的新物种,那么在它们体内最基本的化学元素和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  )
3.关于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4.关于生物体内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5.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  )

3.单选题(共4题)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可命名为3,7-二甲基-4-乙基辛烷
B.已知Ka是平衡常数,PKa=-lgKa则下图所示有机物1mol最多能消耗3molNaOH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8的单烯烃,与HBr加成反应的产物只有一种结构,符合条件的单烯烃有6种
7.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测定有机物结构方法较多,如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同位素示踪法等
B.“地沟油”危害健康,不仅是因为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E、脂肪酸油脂已经被破坏,营养低,而且含有黄曲霉素、苯并芘,这两种毒素都是致癌物质
C.化学家鲍林提出了氢键理论和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结构模型,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D.利用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玉米塑料”(主要成分为聚乳酸)替代一次性饭盒,可防止产生白色污染
8.
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①在元素周期表中,Z与Y、W均相邻;②X、Y、W分别位于不同周期;③Y、Z、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r(X)<r(Y)<r(Z)<r(W)
B.X、Y、Z既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又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X与其余三种元素之间形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微粒只有4种
D.H2Z的熔点比H2W高,是因为它们的晶体类型不同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纸层析法只能用于有色离子的分离,否则无法看到色斑
B.将20g硝酸钠和17g氯化钾放入100ml烧杯中,加35mL水,并加热、搅拌,使溶液浓缩至约为原来的一半时,趁热过滤即可得到硝酸钾晶体
C.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甲醛含量,若抽气速度过快会导致测定的甲醛含量偏低
D.用移液管取液后,将移液管垂直伸入容器里面,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

4.实验题(共1题)

10.
(14分)实验室用乙酸和正丁醇制备乙酸正丁酯。有关物质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化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溶解度/100g水
正丁醇
74
0.80
118.0
9
冰醋酸
60
1.045
118.1
互溶
乙酸正丁酯
116
0.882
126.1
0.7
 
请回答有关问题。
Ⅰ.乙酸正丁酯粗产品的制备
在A中加入11.5mL正丁醇和7.2mL冰醋酸,再加3~4滴浓硫酸,混合均匀,投入沸石。如图所示安装分水器、温度计及回流冷凝管,并在分水器中预先加水至略低于支管口,加热回流,反应一段时间将水逐渐分去,至反应完毕。

(1)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同学拟通过某种方法鉴定所得产物中是否含有杂质,可采用 确定。
a.红外光谱法 b.1H核磁共振谱法 c.质谱法
(2)“反应中利用分水器将水分去”该操作的目的是:
(3)反应时加热有利于提高酯的产率,但温度过高酯的产率反而降低,其可能的原因是  
(4)可根据  现象来判断反应完毕。
Ⅱ.乙酸正丁酯粗产品的精制
(5)将仪器A中的液体转入分液漏斗中,用分液法可分离上述有机层和水层,分液完成后,取出有机层的操作是
(6)再用10ml 10%Na2CO3溶液洗涤有机层,该步操作的目的是
(7)将干燥后的产品蒸馏收集乙酸正丁酯产品时,应将温度控制在 左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选择题:(4道)

    单选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