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陕西省西工大附中高三第11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4291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推断题(共1题)

1.
(15分)PET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合成纤维,其结构简式为:

现以煤的干馏产品A与F为原料制备PET,生产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其中A为烃,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0.6%,其蒸气密度是空气密度的3.66倍,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水褪色。M分子里所有原子共平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下列反应类型为:M―→N________;反应⑤________。
(2)反应①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A的名称为________。
(3)写出有机物A所有一氯代物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与足量的氢氧化铜悬浊液煮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P的一种同系物X的分子式为C3H8O2,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出现三种信号峰,其峰的强度之比为2∶1∶1。则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流程(共1题)

2.
(15分)氯化亚铜(CuCl)是有机合成工业中应用较广泛的催化剂,它是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空气中会被迅速氧化。从酸性电镀废液(主要含Cu2+、Fe3+)中制备氯化亚铜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镀污泥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
(2)酸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析出CuCl晶体时的最佳pH在 左右;
(4)铁粉、氯化钠、硫酸铜在溶液中反应生成CuCl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5)析出的CuCl晶体要立即用无水乙醇洗涤,然后真空干燥、冷却,密封包装。真空干燥,密封包装的目的是  

3.综合题(共1题)

3.
(14分)食盐中的抗结剂是亚铁氰化钾,其化学式为K4[Fe(CN)6] •3H2O。
42.2g K4[Fe(CN)6] •3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15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知:虽然亚铁氰化钾自身毒性很低,但其水溶液与酸反应放出极毒的氰化氢(HCN)气体;亚铁氰化钾加热至一定温度时能分解产生氰化钾(KCN)。据此判断,烹饪食品时应注意的问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25℃下,将a mol•L-1的KCN(pH>7)溶液与0.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测得溶液pH=7,则KCN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a_______0.01mol•L-1(填“>”、“<”或“=”);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HCN的电离常数Ka=______________。
(4)在Fe2+、Fe3+的催化作用下,可实现2SO2+O2+2H2O=2H2SO4的转化。已知,含SO2的废气通入Fe2+、Fe3+的溶液时,其中一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 + O2+ 4H+ = 4Fe3+ + 2H2O,则另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则上述转化的重要意义在于
(5)已知Fe(OH)3的溶度积常数Ksp=1.1×10-36。室温时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当溶液中Fe3+沉淀完全时,控制pH应不小于
(提示:当某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1时可以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了;lg1.1×10-36=-35.96)

4.单选题(共4题)

4.
如图,a、b、c、d均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烧杯中溶液的pH增大,乙烧杯中溶液的pH减小
B.甲烧杯中a电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
C.电解一段时间后,b极质量增加,d极附近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D.C是阳极,电子从d电极通过溶液流向c电极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CH=CH2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B.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必定是同系物
C.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甲苯、乙醇和四氯化碳
D.某烷烃的命名为3,4,4-三甲基己烷
6.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则关于此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有:①取代 ②加成 ③消去 ④酯化 ⑤水解 ⑥氧化 ⑦中和
B.该物质1mo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3mol
C.可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该有机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7.
将质量为m1g的钠、铝混合物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金属没有剩余,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L。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4mol·L-1的HCl溶液,至100mL时白色沉淀达到最大量。继续滴入HCl溶液,当加入HCl溶液体积VmL时沉淀恰好消失。将所得溶液蒸干灼烧得固体m2g。下列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A.V=150 mLB.m1=14.6g
C.白色沉淀最大量为15.6gD.m2=10.2g

5.选择题(共8题)

8.关于图中各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9.下列选项中哪一种可与陶瓷、普通玻璃、水泥归为同种类型的材料(   )
10.冶炼金属一般有下列四种方法:①焦炭法;②水煤气法;③活泼金属置换法;④电解法.古代有:(I)火烧孔雀石炼铜;(Ⅱ)湿法炼铜.现代有:(Ⅲ)铝热法炼铬;(Ⅳ)从光卤石中炼镁.对它们的冶炼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11.对H2O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微粒是(   )
12.对H2O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微粒是(   )
13.将适量的MO2粉末投入热水中,一边搅拌,一边通入SO2气体,结果得到白色不溶物X,已知X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①MO2具有氧化性②白色不溶物X为MSO2③白色不溶物X为MSO4④白色不溶物X为MS.

14.将适量的MO2粉末投入热水中,一边搅拌,一边通入SO2气体,结果得到白色不溶物X,已知X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①MO2具有氧化性②白色不溶物X为MSO2③白色不溶物X为MSO4④白色不溶物X为MS.

15.因式分解: m2mn ={#blank#}1{#/blank#}.

6.填空题(共1题)

16.
(15分)C、Si、S和N元素在化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写出Si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         
从电负性角度分析,C、Si和O元素的非金属活泼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    
(2)SiC的晶体结构与晶体硅的相似,其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微粒间存在的作用力是    
(3)氧化物MO的电子总数与SiC的相等,MO是优良的耐高温材料,其晶体结构与NaCl晶体相似。MO的熔点比CaO的高,其原因是         
(4)SO2、NO2、H2S同属于    结构(填“三角锥形”、“直线型”或“V字型”)。从微观结构角度分析,其中一种分子又与另二种分子有不同之处,该分子的化学式是     

7.实验题(共1题)

17.
(14分)某校化学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一系列的化学实验活动。

(1)甲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测量锌与硫酸反应速率:把2g锌粒放入锥形瓶内,通过分液漏斗加入1mol·L-1稀硫酸40mL,收集10mL气体,通过记录 得到反应速率为XmolL-1·min-1。实验开始时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2)乙同学用图2装置测定Na2C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①甲、乙两试管各有两根导管,用橡胶管连接对应接口后,倒置盛稀硫酸的试管,发生反应,放出气体,则Na2CO3、NaCl的固体混合物和稀硫酸应分别置于 仪器中(填仪器编号);
②G管可以用化学实验室里的一种常用仪器来替代,这种仪器的名称是   
③仪器甲、乙接口的连接方式如下:A连接    ,B连接   ,C连接   
(填写各接口的编号)。
④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收集完气体后,丙装置读数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如果开始读数时操作正确,最后读数时俯视右边滴定管液面,会导致所测气体的体积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丙同学与甲同学实验目的相同:用图3装置测定生成的CO2的质量,但该装置存在明显缺陷,从而导致实验误差,请你分析其中使测定结果可能偏大的主要原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8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