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苏省高三高考压轴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4290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综合题(共2题)

1.
(12分)已知Cr(OH)3在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将生成[Cr(OH)4],铬的化合物有毒,由于+6价铬的强氧化性,其毒性是+3价铬毒性的100倍。因此,必须对含铬的废水进行处理,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I.还原法在酸性介质中用FeSO4等将+6价铬还原成+3价铬。具体流程如下:

有关离子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
有关离子
Fe2+
Fe3+
Cr3+
完全沉淀为对应氢氧化物的pH
9.0
3.2
5.6
 
(1)写出Cr2O72―与FeSO4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还原+6价铬还可选用以下的________________试剂(填序号)。
A.明矾 B.铁屑    C.生石灰 D.亚硫酸氢钠
(3)在含铬废水中加入FeSO4,再调节pH,使Fe3+和Cr3+产生氢氧化物沉淀。
则在操作②中可用于调节溶液pH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填序号);
A.Na2O2B.Ba(OH)2C.Ca(OH)2D.NaOH
此时调节溶液的pH范围在____________(填序号)最佳。
A.3~4 B.6~8     C.10~11 D.12~14
II.电解法将含+6价铬的废水放入电解槽内,用铁作阳极,加入适量的氯化钠进行电解。阳极区生成的Fe2+和Cr2O72发生反应,生成的Fe3+和Cr3+在阴极区与OH结合生成Fe(OH)3和Cr(OH)3沉淀除去。
(4)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电解法中加入氯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2分)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物质结构与性质》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大量的照明材料或屏幕都使用了发光二极管(LED)。目前市售LED品片,材质基本以GaAs(砷化镓)、AlGaInP(磷化铝镓铟)、InGaN(氮化铟镓)为主。砷化镓的品胞结构如图10。试回答:
图10
(1)镓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2)砷化镓品胞中所包含的砷原子(白色球)个数为  ,与同一个镓原子相连的砷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砷化镓品胞结构与NaCl相同
B.第一电离能:As>Ga
C.电负性:As>Ga
D.砷化镓晶体中含有配位键
E.GaP与GaAs互为等电子体
(4)N、P、As处于同一主族,其氢化物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5)砷化镓可由(CH33Ga和AsH3在700℃时制得。(CH33Ga中镓原子的杂化方式

B.《实验化学》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的气体产物成分进行研究。
⑴提出假设
①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CO2
②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CO。
③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
⑵设计方案如图11所示,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图11
⑶查阅资料
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实验室可以用氯化铵饱和溶液和亚硝酸钠(NaNO2)饱和溶液混合加热反应制得氮气。
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⑷实验步骤
①按上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取3.20g氧化铁、2.00g碳粉混合均匀,放入48.48g的硬质玻璃管中;
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
③停止通入N2后,夹紧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足量)变浑浊;
④待反应结束,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冷却至室温,称得硬质玻璃管和固体总质量为52.24g;
⑤过滤出石灰水中的沉淀,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2.00g。
步骤②、④中都分别通入N2,其作用分别为    
⑸数据处理
试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写出该实验中氧化铁与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⑹实验优化学习小组有同学认为应对实验装置进一步完善。
①甲同学认为:应将澄清石灰水换成Ba(OH)2溶液,其理由是
②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请你再提出一个优化方案:  

2.推断题(共1题)

3.
15分)苄佐卡因是一中医用麻醉药品,学名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它以对硝基甲苯为主要起始原料经下列反应制得: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的结构简式:A   、B  、C
(2)用1H核磁共振谱可以证明化合物C中有 种氢处于不同的化学环境。
(3)写出同时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合物C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E、F、G除外)
①化合物是1,4-二取代苯,其中苯环上的一个取代基是硝基
②分子中含有结构的基团
注:E、F、G结构如下:

(4)E、F、G中有一化合物经酸性水解,其中的一种产物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写出该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已知:


写出以苯酚钠、CH3CH2OH、(CH3CO)2O为原料合成的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如下:

3.工业流程(共1题)

4.
(12分)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还含 Fe2O3、FeO、CaO、MgO 等成分。某化工厂用废盐酸(质量分数约20%)与菱锰矿制备MnCl2·4H2O(106℃时失去一分子结晶水,198℃时失去全部结晶水而成无水物),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废盐酸与菱镁矿中碳酸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时,浸出时间对锰浸出率的影响如右图,工业采用的是浸取60min,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净化剂X”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滤4获得的盐Y,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浓缩结晶时,必须一出现晶膜立刻停止加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共4题)

5.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图1  图2
A.将乙醛加入含有新制银氨溶液的试管中,于沸水浴中加热来值得银镜
B.称量12.5gCuSO4·5H2O,配成100mL溶液,得到0.5mol/L的CuSO4溶液
C.用图1装置检验实验室制得的乙烯中混有SO2和CO2
D.利用图2装置从氯化铁溶液中直接蒸发结晶获得氯化铁晶体
6.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A.次氯酸电子式:
B.含1个中子的氢原子:
C.Cl结构示意图:
D.苯甲醛的结构简式:
7.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向浑浊的苯酚试液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
溶液变澄清
酸性:苯酚>碳酸
B
AgCl沉淀中滴入Na2S溶液
白色沉淀变黑色
Ag2S比AgCl更难溶
C
向AlCl3溶液中滴入适量NaOH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Al(OH)3不溶于碱
D
用玻璃棒蘸取某溶液在酒精喷灯上灼烧
火焰呈黄色
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钠元素
 
A.AB.BC.CD.D
8.
2012年全国“两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海水中加入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用于解决淡水供应危机
B.大力推广农作物的生物防治技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
C.将地沟油回收再加工为食用油,以减缓水体富营养化
D.用聚氯乙烯代替木材,生产包装盒、快餐盒等,以减少木材的使用

5.选择题(共3题)

9.

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是6厘米,三角形的高是{#blank#}1{#/blank#}厘米.

10.

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是6厘米,三角形的高是{#blank#}1{#/blank#}厘米.

11.

在自然数1﹣10中,{#blank#}1{#/blank#}是偶数但不是合数,{#blank#}2{#/blank#}是奇数但不是质数.

6.多选题(共1题)

12.
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多4个,B元素有3种同位素B1、B2、B3、,B3原子的质量数是B1的3倍,C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D和C可以形成DC型离子化合物,且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E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显碱性而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和B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1:1的化合物
B. 离子半径:D+> C
C. 以上元素中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C
D. A、C、E三种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熔沸点都高于各自同主族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熔沸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推断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