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4253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推断题(共1题)

1.
(16分)止咳酮(F)具有止咳、祛痰作用。其生产合成路线如下:

(1)写出B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
(2)已知B→D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写出C(C属于氯代烃)的结构简式:  
(3)写出E→F的反应类型:
(4)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①苯环上有两个邻位取代基; ②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除苯环外不含其它的环状结构。
(5)写出A→B的反应方程式:
(6)A→F六种物质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填物质代号)。
(7)目前我国用粮食发酵生产丙酮(CH3COCH3)占较大比重。利用题给相关信息,以淀粉为原料,合成丙酮。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
提示: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2.综合题(共1题)

2.
(12分)氮元素可形成卤化物、叠氮化物及络合物等。
(1)NF3构型为三角锥体,沸点-129 ℃;可在铜催化作用下由F2和过量NH3反应得到。
NF3属于 晶体,写出制备 NF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氢叠氮酸(HN3)是一种弱酸,它的酸性类似于醋酸,微弱电离出H和N3
①与N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离子有:          (各举1例),由此可推知N3的空间构型是     型。
②叠氮化物、氰化物能与Fe3及Cu2及Co3等形成络合物,如:[Co (N3)(NH3)5]SO4
Fe(CN)64。写出钴原子在基态时的价电子排布式:    
[Co (N3)(NH3)5]SO4中钴的配位数为   ,CN中C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3)化学式为Pt(NH3)2Cl2的化合物有两种异构体,其中一种异构体可溶于水,则该异构体是 (填“极性”、“非极性”)分子。
(4)由叠氮化钠(NaN3)热分解可得纯N2:2NaN3(s)=2Na(l)+3N2(g),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
A.NaN3与KN3结构类似,前者晶格能较小
B.第一电离能(I1):N>P>S
C.钠晶胞结构如图,该晶胞分摊2个钠原子

D.氮气常温下很稳定,是因为氮的电负性小
 

3.工业流程(共1题)

3.
(14分)茶是我国人民喜爱的饮品。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来定性检验茶叶中含有钙、铁、铝三种金属元素。
[查阅部分资料]:草酸铵[(NH4)2C2O4]属于弱电解质;草酸钙(CaC2O4)难溶于水;Ca2+、A13+、Fe3+完全沉淀的pH:Ca(OH)2:pH≥13;A1(OH)3:pH≥5.5;Fe(OH)3:pH≥4.1。
试根据上述过程及信息填空:
(1)步骤②加盐酸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写出检验Ca2+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沉淀C所含主要物质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步骤⑧用A试剂生成红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⑨的作用是  
(6)猜测步骤⑩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已知:2Fe (s)+ 3/2O2(g)= Fe2O3(s),△H = — Q1kJ·mol-1
2Al(s) + 3/2O2(g)= Al 2O3(s),△H = — Q2 kJ·mol-1
则Q1___________Q2(填“>”,“<”或“=”)

4.单选题(共4题)

4.
BHT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合成方法有如下两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B.与BHT互为同系物
C.BHT久置于空气中不会被氧化
D.两种方法的反应类型都是加成反应
5.
Q、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是金属元素,X的焰色呈黄色。五种元素核电荷数之和为54,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氧化物的方法获得Y的单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Q>W
B.Q和Z所形成的分子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C.Q和W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2:1的化合物
D.X、Y和W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6.
下列化学用语和描述均正确的是
A.结构示意图为的阴离子都不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B.球棍模型为:的分子可发生加成反应
C.符号为的原子常用于文物年代的测定
D.电子式分别为的两种化合物均为常见的氧化剂
7.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A.用洁净无锈的铁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检验钠离子
B.用10mL量筒量取7.80mL浓硫酸
C.在蒸发皿中灼烧石灰石获得生石灰
D.过量的铜屑与稀硝酸作用,反应停止后,再加入1mol/L稀硫酸,铜屑又逐渐溶解,是因为铜可直接与1mol/L稀硫酸反应

5.选择题(共8题)

8.

We can't         in the park on rainy days.           

9.

We can't         in the park on rainy days.           

10.

马六甲海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11.

Don't         biscuits on the bus.           

12.

关于东南亚物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

13.

关于东南亚物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

14.

读东南亚地图,完成下列小题:

15.

上海一经贸代表团赴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开展商贸活动,活动期间,可在该国看到自然或人文现象是(  )

①午后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②饭桌上以大米为主食  ③泰姬陵和吴哥窟  ④众多的华人和华侨.

6.实验题(共1题)

16.
(12分)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某氯化锶(SrCl2)样品的纯度,设计了如下方案:
称取1.0g样品溶解于适量水中,向其中加入含AgNO32.38g的AgNO3溶液(溶液中除Cl外,不含其它与Ag+反应生成沉淀的离子),Cl即被全部沉淀。然后用含Fe3+的溶液作指示剂,用0.2mol/L的NH4SCN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AgNO3,使剩余的Ag+以AgSCN白色沉淀的形式析出,以测定氯化锶样品的纯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2)实施滴定的溶液以呈    (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为宜,加
(填化学式)试剂可达到这一目的;
(3)在终点到达之前的滴定过程中,两种沉淀表面会吸附部分Ag+,需不断剧烈摇动锥形瓶,否则会使n (Clˉ)的测定结果 (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到达终点后,则必须轻轻摇动锥形瓶,(此时不得剧烈摇动)以减少误差,否则这种误差会使n (Clˉ)测定值偏低,这说明两者的溶解度:AgCl AgSCN(填“>”或“<”);
(5)若以Fe3+的溶液作指示剂,用NH4SCN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AgNO3时,用去上述浓度的NH4SCN溶液20.0mL,则原氯化锶样品的纯度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8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